王维笔下的春天,美极了

《诗人玉屑》评王维:“秋水芙蕖,倚风自笑。”

王维,在大唐盛世中,是一朵独特的“芙蕖”。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夜景寂静而优美,诗人王维置身其中,徜徉于其中,景美如画,诗美如画!

17岁就成名,一首“每逢佳节倍思亲”简朴而不加雕饰,千百年来深入人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用如椽之笔,让我们在那一幅幅静美风景中,得到了艺术享受,心灵的熏陶。

今天,笔者选取了王维四首写春天的古诗,意境优美,充满哲思,值得赏读。

春柳细叶,相思无限

早春行

紫梅发初遍,黄岛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早春的紫梅开遍了大地,经历冬天的黄莺一展生涩的歌喉,不知是哪个女子,已迫不及待折柳寄情。

静静地坐在溪水边,映着水面装点自己。看见有人,于是害羞躲入花丛中。

真害怕风吹散了身上的香味,露水打湿衣物。

夕阳西下,乘车回去,本以为春游可分散注意力,不料到却相反,相思之情更浓。

晏殊有诗: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芳草连天、绿杨茂密,春思已渐起,长亭外、古道边,那年少的游子与自己的心上人告别了,从此,留下的只有千丝万缕的相思……

春桃宿雨,闲适优雅

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一组描写了網川村居的风光的诗,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之情。如:

田园乐(其四)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春天来了,芳草漫山遍野,村边,绿油油的松树,环境静僻,人民纯朴,不需繁文缛节,不需要人事应酬,小孩连官服都不认识。

诗人善于用工笔,一句一景,就像一幅幅图画一样,精美而韵味十足,构成了一幅幅丰富的“辋川闲居图”。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这首六言诗亦是王维描写春日山庄美景的经典。

带着雨珠的桃花花瓣,隐约的晨雾中,透出嫩芽的柳条,被雨打下的落红,虽家童还未清扫。

但黄莺已开始啼叫,而住在山里的诗人还酣睡未醒。

人间春好,桃花始开,鸟鸣啼啭。一个诗意的季节,也拉开了帷幕……

春燕归巢,临觞惆怅

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代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一首充满了早春气息的诗,无论写物、写景还是写人,都清新明亮,昂扬向上。

春的来临,斑鸠在屋上不时鸣叫着。

放眼望去,村边的杏树悄然开放,雪白一片,美丽极了。

春意盎然,万物已经复苏,已有人开始修整桑枝,察看泉水的通路,忙碌起来了。

燕子已飞回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又是一年春来到,今年还有什么事要完成呢。

一切如此之美,而诗人却停杯不饮,原来他想到了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他是否也能看到这样的美景?

读到此,不由羡慕起诗人和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春花飘落,倍惜年华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又是暮春时节明明几天前还是春草萌发,鹊鸟哺养幼稚,转眼间,花朵凋零飘落。

这种景象,不觉令人感慨万分。诗人言“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虽然自己年龄已经很大了,头发都要白得变黄了,但是仍然会加倍珍借时光,多读书,多欣赏美景,多享受生活。

从整首诗来看,诗人写出家境之清贫,心境之清闲,显得清新自然又轻快活泼。

有人说,人到中年,应保持一颗豁达开朗之心。

因为“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才能安然无恙。”

诗人王维一生超然洒脱,他的诗也是一样,纯净素雅。

每每读完,总让人会口齿留香,收获匪浅。

你喜欢王维的诗吗?欢迎讨论。

-END-

作者:诗文Lif生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