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论园林,必言诗词。优美的园林和美丽的诗句时常一起流传千古,王维、苏舜钦、倪云林、王世贞、袁牧,乃至宋徽宗、清乾隆等帝王,皆热衷于构园,并以诗词歌赋作为景色内涵,使园林具有古典诗文的醇香厚味,更添一份高贵优雅。园林融合诗词,不仅迎合了有品位人士诗情画意的需要,更从人与自然相生相长,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给予了准确定义,并用以指导中国的建筑和景观设计。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园之幽深
诗意园居,心之所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样悠然的心境
给匆忙城市的居住者带来平静
享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沿着古诗宋词,园林的文化内涵落笔于古人的诗词画境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的璀璨篇章,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学乃至日常生活。旋抹红妆看使君,
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排踏破蒨罗裙。
——苏轼《浣溪沙》
古代姑娘们囿于社会礼俗,不能自由地出去观看,于是纷纷拥在篱笆门边,相互推攘中把裙子都踩破了。由此可见,门在人的心理上具有重要的暗示意义,它是内与外、私与公、行为的可与否之间的一个界定。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秦观《行香子》此处由古寺词意中可判断其“围墙”即是通透的篱笆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院中道路往往成为居住者散步徘徊、体察自然和思索沉吟的绝佳之地。
古代文人,独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寄情于景,融景于物。在传承下来的作品中,我们总能探寻到那个时期的文人形象与时代文化。从诗词书画中提取景观设计语言。诗词,在中式景观灵感来源中用的也是比较多,古代文人多用精炼而诗意的语言描绘出所见所愿美景,现代人便从文人中借鉴以复现,是比较诗意的一种手法。如何以诗词指导中国的建筑和景观设计?芬享家特意邀请了曾瑞老师于芬享家举办诗词歌赋分享会,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以及古人的园林诗词歌赋,与大家分享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的优秀篇章,并探讨园林方案如何能达到互相提升,令您的“甲方爸爸”觉得您的方案更有内涵和深度。
曾瑞
曾瑞,男,湖北恩施人,毕业于湖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做过教师、采编记者、编剧等职业,现客居广州,专事写作,作品散见于《汉诗》《世界旅游》《中山文艺》《明镜月刊》等刊物,出版有非虚构文集《烟火人间》。
芬享家·分享身边美好事物
曾瑞老师带您从古诗词中解读园林意境,园林意境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它虽不像一山、一石、一花、一草那么实在,但它是客观存在,它应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主客观的统一,两者不可偏颇。意境具有景尽意在的特点,因物移情、令人遐想、使人流连忘返。
古诗词的意境是情与景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见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从诗词书画中提取景观设计语言,除了追寻古典文化,更多的应该是现代传承,在景观设计中提取传统文化结合现代景观设计,内涵与形式相融合延伸新事物,提取、创新便是最好的传承。扫码霸位,婉拒空降
1元/人“霸位费”↓↓↓扫码报名活动详情
活动日期:年10月13日(周日)上午9:00--11:30活动地点:佛山市顺德陈村花卉世界千红路22号芬享家--稻享堂活动报名费:1元/人“霸位费”
活动人数:可容80人注:活动结束后,由听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