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度发展报告理想田园生活,宁乡乡村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沩水汤汤,奔涌不息。楚沩大地,生机勃勃。

前方,宁乡花猪美食、坝塘蓝莓、沩山毛尖、喻家坳栀子花、黄鹤黄桃燃爆市场;后方,沩山避暑小镇人来人往,第三届康养避暑文化旅游节正式启动,黄材万亩辣椒红透了半边天,农民正忙着采摘,遍山黄桃即将成熟,各大果园正为即将到来的采摘做着准备,宁乡花猪标准化养殖场“1+4+12”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推进……七月的宁乡,田畴披绣闼,乡野奏强音,敢为人先的宁乡人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不断上演阡与陌的合奏共鸣。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宁乡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为遵循,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呈现出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的新图景,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01生态宜居乡村美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反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质的提升,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美丽家园的追求。

徒步在菁华铺乡陈家桥村,第一感觉就是“与城市相比,这里的干净整洁不遑多让”。细心的人会发现,存在了多年的路边敞口式垃圾池在这里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只只与每家每户相对应的连体式可分类垃圾桶。而与乡野美景融为一体的农村公厕,更是成为村庄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美丽陈家桥。(资料图片)

“出门散步、跳个舞,想上厕所还得跑回家去,那多麻烦。我们这里就不愁这个问题!”家住在陈家桥村木家湾美丽屋场的蔡雪荣,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木家湾屋场建设的党建文化广场很大、很标准,舞台、路灯一应俱全,而且有公共厕所,羡煞旁人。因此,每当夜幕降临,木家湾屋场便灯光亮、音乐起,村民齐聚在此载歌载舞,岂不乐哉。

“我们村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日常游客就有四五百人,遇上节会活动,游客更是数以万计,如厕是一件大事。”陈家桥村村干部谢胜奇介绍,近年来,该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打造了干净整洁、优美靓丽、文明有序的宜居环境,走上了一条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游客接踵而至,如厕问题亦非小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现“环境美”目标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载体,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从年起,宁乡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五治”(治厕、治垃圾、治风、治水、治房)开始,到今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计划的“四位”(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宁乡拉开帷幕。今年,全市将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个,省美丽乡村示范村9个、省美丽乡村精品村4个、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个。同时,今年全市申报改厕户,目前完成户,预计到年底全市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9%以上,基本实现动态清零。

如今的宁乡农村,“美颜”模式全面开启,既有都市的整洁便利,又有田园的风光旖旎,大家纷纷感慨:“房前屋后干净了,居住环境舒适了,村民们的精气神也越来越好了。”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围绕着力提升现代乡风文明水平,宁乡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全覆盖。通过组织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订立村规民约、推出“新风庭院”评选、组建乡贤“五老”宣讲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有力举措,破除陈规陋习,提倡新事新办,使新时代文明新风蔚然成风。目前,个村(社区)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实现全覆盖,村(社区)月办酒次数从10余场减至3至5场,群众对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支持率达%,对提倡只办红白事的知晓率达80%以上。推进“文明实践云”平台运行,组织20余万志愿者开展多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成功举办“文创博览会”“文产招商推介会”,群众精神生活更加富足。

02项目建设产业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宁乡将农业现代化和“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让群众吃上“产业饭”,走上小康路。

“来牧场观光,不但能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而且能让他们知道牛奶的生产过程,非常有意义。”走进位于煤炭坝镇的双龙村优氏双龙奶牛生态养殖示范牧场,清新的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青草香。放眼望去,白栅栏、绿坡地、绿森林很是养眼,成群的奶牛悠闲自得地吃着牧草。成群结队的游客漫步于观光廊道上,或拍照留影,或驻足欣赏,或嬉笑逗乐……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优氏双龙牧场养殖区占地面积亩,总投资1亿元,引进新西兰进口的纯种荷斯坦奶牛,存栏规模余头,年产生鲜奶00余吨。

“优氏双龙牧场内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正在升级,同时计划种植千亩青贮玉米,带动种、植、养加结合,引导四周村民开展美丽屋场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成辐射长沙、益阳等周边城市的新型乡村文旅休闲片区。”优氏乳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优氏双龙牧场依托优氏乳业坚实的产业基础,发展休闲农业和研学产业,预计未来2年内能创造个就业岗位,吸引20万名学生、市民前来开展研学、休闲活动,带动周边农户创业增收。并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高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健康休闲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示范引领乡村振兴。

发展现代农业、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是宁乡市的重要实践成果。近年来,宁乡花猪荣获中国中部知名农产品品牌、首批湖南省“一县一特”农产品优秀品牌,获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授牌,花猪全产业链产值达35亿元。烟叶种植3.67万亩、收购9万担。目前,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66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成功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03产业兴旺农民富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村级集体经济要发展壮大,村民要致富,归根到底还得靠项目来拉动。位于青山桥镇田坪村的长沙市隆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利用农村闲置房屋、闲置土地、闲置劳动力种小云芝,种出了大“钱景”。

“一个菌包可以赚两块多!我一个人培育了1个菌包,第一批就可以赚到近块钱!”田坪村14组村民肖科湘虽已年过七旬,大可做“闲人”了,但他第一批种上了云芝。已经分家的儿子长期在外工作,村里的房屋闲置,肖科湘便在一楼种上了云芝。“种云芝简单方便,菌包、技术均是长沙市隆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提供,不要操心,平常只要浇浇水就可以。”

图为长沙市隆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云芝培育室。资料图片

“吃得消、有钱赚”,让肖科湘有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信心和决心,他把家里闲置的几亩地腾出来,投资建设大棚,决定大干一场:“我正在建设两个大棚,一个大棚可以容纳多个菌包。打算搞大点,多赚点钱。”

近年来,宁乡结合实际,精心谋划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项目布局,在提高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突破。

“环境好了,村庄美了,邻里和谐了!种植大户、产业大户纷纷主动来村里谈合作了。我们改变思维,土地租赁由原来单一的农户租赁模式改为村级经济产业模式。原来只有元/亩,现在可以达到元/亩,村民增收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可增收30万元以上。”双凫铺镇合轩村党总支书记任善秋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满。

这样的“好钱景”若是放在三四年前,大家伙儿是万万不敢想的。年,合轩村还是个被定性为“软弱涣散”的垫底村,班子人心不齐,村民意见很多。3年间,该村集体经济由负债近万元到年收入万余元,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原来,合轩村党总支立足村情,积极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盘活现有资源,以闲置资产与企业入股分红的形式签订协议书,将原来的闲置资源翻新为现代化厂房,前3年可以给村级集体经济带来9万元收入,第4年开始以土地入股,企业每年将20%的利润分红给村级集体,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10万元。同时,该村提质原有资产,租金由原来的5.7万元升至9.8万元,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4.1万元;出租闲置场地,把原西艺学校出租给光伏发电项目作为材料场,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3万元。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党的十九大以来,宁乡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实施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推动富民增收与经济互促共进,乡村振兴各美其美。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宁乡的山野田间正不断凝聚丰收的热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这片热土正不断释放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蕴含的能量和伟力。

(值班领导:喻波审核:苏健唐芳统筹:刘石江来源:融媒体记者范婷编辑:彭嘉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