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旅行的人都知道,当我们在攀登一座名山的时候,登上不同的地段,我们会看到山中不同的景致,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愉悦和享受。
登山的过程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修炼的过程。
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在不同的阶段修炼不同的境界,会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得到不同的感悟,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厚,更加精彩。
小荷才露尖尖角在山脚时,需要沉静和吸纳。
当我们站在山脚下面时,我们的心中不乏深入山中的渴望和期待。这时候,我们需要沉下心来,认真观赏和吸纳所有美好的风光,做好登山的准备,找到一条进入山中的最佳的路径。
古人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看似简单的事情,在初始阶段的最为基本的积累和选择,往往却是我们在登山时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
19世纪西方著名的印象派绘画大师莫奈,他在从事绘画的早期,曾经在卡莱尔画室参加多年的最基本的绘画训练。
认真而严格的静物素描,丰富的绘画理论的运用,大自然的柔和光线的捕捉,这些在他以后的绘画中大放异彩的因素,在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初露端倪。
任何事情都没有一蹴而就的,当站立在人生的山脚,开始踏上登山的旅程的时候,我们需要敞开胸襟,认真地吸取和接纳那些美丽的风光,让它们留驻在自己的心中,成为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积累和沉淀。
含苞待放的花朵进入山中时,需要豁达和坚守。
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增加,事业的推进,我们所遭遇到的挫折和打击也会不断增多。
这时候,我们能否坚守初心,直面那些风雨和打击,保持豁达的心境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一首《定风波》中,苏东坡曾这样说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的,能够看淡风雨,始终穿行在山中欣赏风景的人,他一定是心中能够有所得的人,也一定是能够把美丽的风光留在心底的人。
清新而自然的花朵到达山顶时,需要平和与淡然。
站在山顶之上,能够一览众山小。这时候所面对的是四面的山风袭来,以及山下众人的仰慕和感叹。
而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清醒,淡然,心境的平和。
我国著名的诗词学者叶嘉莹先生在晚年的时候学识丰富,著述等身,享有极高的声誉。
处在无数的褒奖和崇高的荣誉中的叶嘉莹先生没有在外界的赞誉中迷失自己。
她依然潜心于自己的学术和教学工作,在最平淡的生活和工作中收获心灵的满足。
她以自己淡然自处的生活态度得到了生活的宁静和心境的平和。
所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修炼不同的境界,让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经历风雨,欣赏风景,获得感悟,收获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