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通常是好的风景照片和出色的风景照片之间的区别。
照片的纵横比可以通过强调主体和消除干扰,或者通过使整个场景失去平衡来决定或破坏构图。当通过取景器观看,即将按下快门时,最好尝试设想最终拍摄,包括纵横比,以优化您的构图。很多时候,纵横比是事后才想到的,在后期处理期间应用以纠正不良的构图选择。
但是每个纵横比如何影响风景摄影中的构图?
1:1–方形格式方形格式通常可用于简化图像,并使你的主体在画面的中心引人注目。
通过保持宽度等于高度,我们阅读照片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因为从左到右穿过框架的需要减少了。
将地平线放置在图像的中心或将主体放置在画面的中心,构图可能会变得更强。
你经常会看到用于强调极简主义的1:1纵横比(同样,它是简化的主题)。
4:3–三分之四格式此格式是使用三分之四传感器的相机的默认纵横比。
宽高比为4:3的图像比高宽,这意味着眼睛自然希望在图像中从左到右移动。然而,考虑到图像相对于宽度仍然相当高,这个比例非常适合通过引导线将眼睛吸引到场景中。
4:3图像的相对高度鼓励使用广角焦距来捕捉场景的深度,而不包括帧边缘的过多细节。
6:4–35mm格式(也称为3:2)这是35毫米胶片的默认纵横比,因此适用于大多数尼康和佳能相机中使用的全画幅和APS-C传感器。
对于6:4的图像,宽度明显大于高度。这鼓励从左到右查看图像,这意味着对角引导线可以很好地工作。
这个纵横比的一个限制是高度比宽度短得多。因此,由于您可以使用的垂直空间有限,因此使用广角镜头捕捉前景细节变得更加困难。6:4的纵横比甚至会导致画面内的主体变得过于分散,从而失去影响力。
然而,6:4的比例可能适合捕捉几乎没有或没有前景的场景,尤其是在您使用中距焦距(例如35毫米)的情况下。
16:9-宽屏全景宽屏全景格式一经推出就得到了高级照片系统(APS)的支持,并且由于家庭中电视、计算机显示器和移动设备上普遍采用16:9宽高比显示,它最近变得越来越流行。
使用这种格式,图像的宽度占主导地位,因此很难从前景引导观众。
但该格式非常适合呈现从远处以较长焦距(例如,变焦镜头)拍摄的风景场景的一部分。
12:6或18:6–全景(也称为2:1或3:1)出于几个原因,我在这里选择采用12:6或18:6作为全景格式。
首先,2:1和3:1似乎都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因为全景相框选项通常是2:1或3:1。2:1是许多中画幅胶片相机支持的全景格式,APS支持3:1。
通常,全景比例将用于呈现将两个或多个图像拼接在一起的结果;在一帧中捕捉3:1纵横比的图像并且仍然能够以任何有意义的尺寸打印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通常,将使用更长的焦距捕获要拼接的帧,以便在风景中挑选出远处的细节。这里没有真正的选择来包括前景细节。
人像模式我知道我已经讨论了许多“横向”格式的不同纵横比,而不是“纵向”格式。
但那是因为我认为以“肖像”格式成功呈现风景的选择数量要少得多。要使风景发挥作用,您需要在整个帧中平衡构图,而6:4等纵横比使这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图像相对于其宽度而言太高了。
对于“人像”景观,较宽的矩形,例如4:3、7:6或5:4,是理想的。事实上,5:4被中大画幅相机的专业风景摄影师大量使用。这种纵横比允许眼睛从左到右浏览图像,而不会出现过多的天空使画面失去平衡。
总结这意味着可以有效地使用纵横比来提高风景照片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