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即使是没看春晚的朋友,对舞剧《只此青绿》也是略有耳闻。多年前,14岁的天才少年挥毫泼墨,描绘出《千里江山图》这遗世巨作;如今舞剧《只此青绿》登上舞台,以舞姿翩翩呈现静谧的画作,逶迤沉静,如诗如画。
▲《千里江山图》画卷
其实在《只此青绿》上春晚之前,我曾考虑要不要去巡演现场看一看,但我担心它只是单纯的美,毕竟《千里江山图》并不是一副故事性很强的画。但看完之后,我觉得它不止是美。
这份美,是一种内敛、沉静的美;而这份内敛里,又让人感受到热切、激扬、坚毅、磅礴。突然就理解了古人为何用“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山水。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华美学,也是文化中国特有的品格——坚毅与柔和并存,磅礴与细腻兼具。
近年来,“中国式美学浪漫”频频出圈,从大型综艺《国家宝藏》到河南卫视的《洛神水赋》……无一不透露着中国式独有的浪漫。
▲《洛神水赋》片段
最近的冬奥会,更是将中国式浪漫呈现给了世界。
▲开幕式24节气倒计时
▲开幕式迎客松
▲闭幕式送别柳
而这些绝美的中国式浪漫,只有到了华夏民族这里,才能将其意境发挥的淋漓尽致。虽然大部分人并没有去研究,甚至对中国古典文学都不感兴趣,但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造就了华夏人民独特的意境审美。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下,即使背《静夜思》时我们懵懵懂懂,但成年后在外漂泊的我们,举头望明月,低头也会恍惚想起家乡。或是哪天一时兴起去爬个山,站在山顶,脑海也会划过“一览众山小”。这就是我们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其中蕴藏的文化、美学、哲理繁不胜数,灿若星河。
中国山水之——豪放
我国地域辽阔,山水宏大、磅礴,或旷达或激昂。
有气吞万里如虎
▼虎跳峡
图源:覃时明月-图虫创意大江茫茫去不还
▼三峡
图源:郑云
还有大风起兮云飞扬
▼恩施
图源:摄影师江汉
无边落木萧萧下
▼神农架
图源:Bruce_Lee云浩
这就是豪放的中国山水,不俗气、无拘束。
中国山水之——婉约
婉约这个词用来描述诗词会多一些,但我觉得用来形容山水也是极好的,尤其是江南风景,含蓄优雅,诗情画意。小桥、流水、人家,不需要任何旁白的情感扑面而来。
图虫风影路书或是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徽州
或是白云深处有人家
▼木梨硔
图源:SiriusFu
或是山映斜阳天接水
▼月亮湾
抑或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秀里画面是那样的安详、静谧,同时也带上了些许情思。
中国山水之——静谧
我想,走近山林深处,最大的感受应该还是静谧吧,远离喧嚣,清幽恬适。
▼神农架
在高山之上,春季迟迟来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五台山
而恩施的夏季,可谓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恩施
即使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峡谷地带,也透着宁静之美,仿佛走进峡谷深处,就能寻觅到世外桃源。
图源:恩施大峡谷景区深藏着"野人"的神农架,则拥有不容错过的秋景
树树皆秋色
冬季的乌兰布统
雪花也让这片粗犷的大地安静了下来
厌倦了尘世的纷繁复杂,就走向山村拥抱自然吧,在静谧的山水间为自己的灵魂寻一时休憩。
中国山水之——苍茫
穿过静谧幽深的丛林,登高远眺,往往会收获一副大气磅礴、雄浑厚重画卷,日落川长,云平野阔。不禁感慨,只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得。
▼黄山
在这莽莽苍苍的大地上,你能寻到
艰哉何巍巍的太行山
图源:無摄无影-图虫创意也能从千里暮山重叠翠中及时行乐图源:图虫创意心至无疆当然还有星垂平野阔的豁达
▼腾格里沙漠
以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由舒适
▼呼伦贝尔
中国山水之——人文
大自然中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光色,每一片飞花,每一线星光,都在提示着心灵和宇宙的联系。中国文人借用山水表达自身丰富的情感、人生体悟,让后来的人们循着大美山水和富含情感的文字去体验蕴含其中的意境之美。
除了将山水拟人化、寄情于山水,其实有不少景观,也确实因人而附有意义。比如能被称为万里长城前辈的都江堰,因为它的存在,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打通欧亚通道的河西走廊,让众多民族在此交汇共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历时近10年,削平了座山头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推荐纪录片《河西走廊》
中国之美,美在山水有灵,造物有道。其跨越古今、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国山水的美,豪放、婉约、静谧、苍茫;中国风物的美,大气、含蓄、内敛、厚重。我曾一度喜欢去无人区,享受无人打扰的时光。其实,不妨带着古人的情怀,去走一走这些接近性良好的山水,为出行增添一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