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白鹭鸣,生态保护让艾比湖湿地风景

艾比湖

作为新疆第一大咸水湖

长期以来

博州各族干部群众像爱护

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艾比湖

持续推进艾比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近年来

博州大力实施艾比湖生态恢复和治理工程

让艾比湖成为野生动植物乐园

4月6日,记者走进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岛林业管护站,工作人员牙尔凡·阿布里孜和同事忙着进行野生动植物观测。

今年48岁的牙尔凡年来到鸟岛林业管护站工作,在保护区工作20个年头里,他走遍了管护站辖区的每个角落。今年,管护区内的变化让他格外高兴。

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阔克塔拉管护站工作人员牙尔凡·阿布里孜和同事进行野生动植物观测、记录工作。

“自开春以来,管护区内的野生动物逐渐多了起来,我们在巡护的过程中经常能看到天鹅、野鸭、奔跑而过的鹅喉羚,植物也长得特别好,这也说明了我们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很多野生动物都愿意来艾比湖栖息了。”牙尔凡高兴地说。

艾比湖湿地生机勃勃。

过去,由于流域内频繁的人类活动和过度开采自然资源,艾比湖湖水面积急剧减少,导致周边生态环境恶化。

近年来,博州大力实施艾比湖生态恢复和治理工程使艾比湖面积趋于稳定,把保护区内的梭梭林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等区块,通过实施严禁人畜进入、常年补种植被等措施,使保护区内的梭梭得到有效保护。

牙尔凡说:我们每天在巡湖的过程中,重点是防火,其次看有无捕猎或者偷挖野生植被,通过我们这几年的保护,艾比湖周边一千亩梭梭林中的梭梭已经长到一米以上了。”

艾比湖风光。

为了保护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博州强化引水与生态用水调度,每年向艾比湖注水5亿立方米,并先后完成艾比湖区域牧民搬迁安置工作,拆除了湿地恢复区内所有水产养殖生产生活设施。

鸟瞰艾比湖湿地。

截至目前,艾比湖湿地内植物种类由原来的85种增加至种,动物种类由原来的种增加至27,种鸟类由原来的种增加至种,湖水面积恢复到平方公里,湖面湿地面积增加了万亩。

艾比湖日出

现如今,通过系统性修复,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初步还原成了北疆重要的生态屏障,胡杨苗也长出了嫩芽,大量野生动物回归。

文:赛永杰张健霆

图:赛永杰博州融媒体中心图库

博尔塔拉报社出品

监审:吕海洪编审:符艳平编辑:段梦茹责编:段梦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