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愚伯的自留地
行走乡村,每一次出行,看到那些质朴的画面,和和蔼可亲的乡亲乡邻们,都不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和体会,不知为何,我总是百看不厌?
在乡村的初春,晒暖,依然是永不褪色的风景,闲暇的日子,走到草垛边,随手放下几捆玉米秸,任意的躺卧,那种舒坦的味道,无法描述。
乡村的农人们,饭后通常会拿出家里的小凳,坐在门口,笑呵呵的看着来去的行人。
麦秸垛是乡村的一道特有的风景,温暖、宁静、安详、饱满。看到麦秸垛,我的心里就会慢慢地安静下来。
一个懂事的小女孩,在给自己的爷爷“掏耳朵”,这样的画面让人看了倍感亲切。
在阳光下,勤劳的老人正在专心致志的修理手里的农具。
乡村的狗狗,似乎也多了几分憨厚,看它们萌萌的样子,真的让人忍俊不禁。
乡村的庭院里,晾晒的两条咸鱼。
北方农村人最爱吃的面食,老家的味道。
这个烧木炭的“窑”,你见到过吗?
狭路相逢,彼此礼让。
在鱼塘逮鱼的两位中年人。
乡村里,这种手扶拖拉机,越来越少见了。
围观逮鱼的村民们,看热闹,也是一帧美妙的风景。
其乐融融的农家人。
聚在一起拉呱,交融亲情和乡情。
路过邻居的家门口,也会聊上几句热心的话。
乡村街道上的行人。
这样的“雷锋”帽,在我们老家通常叫叫“火车头帽子”。
拿着铁锨到田间去干活。
在村口聊天的村人们。
跟着爷爷卖废品。
拾柴禾的老人。
这种破开苇子的活,很多人都没有干过。
城里人在电脑上织“微博”,农村人在院子里织“苇箔”。
午睡的小猫咪。
吃着瓜子去串门。生活的惬意,一览无余。
一张图上,承载了很多的内容,装草的人、路边的老奶奶和骑三轮的老太太,构成了一幅极美的村景图。
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对上面的场景,我之所以百看不厌,那是因为,在我心里,这个美丽安宁的乡村,是我永远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