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箭飞(图片来自网络)
高晓鹏、李红霞(以下简称“高、李”):张老师,您好!非常高兴,在这个特殊时期,能与您展开这次云上访谈。自去年以来,您作为武汉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大学的天山学者,多次参加我们学院举办的论坛、主题会议、系列讲座等。这里,首先向您表示我们的真挚感谢,感谢您深度介入新大的学术生活和文学院这次安排的研究生学术创新活动。我们都知道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风景与文学,而新疆这个地区有着丰富的风景资源,在您的研究方向之下,根据您的个人经历和学术积累,您能谈谈可以着手研究的方向,或者突破口在哪吗?
张箭飞(以下简称“张”):很荣幸接受这次访谈。自成为新疆大学编外一员以来,随着越来越了解你们的学术传统和优长,我越来越想将自己既有的研究与新疆风景资源对接。这里,我特别感谢新疆大学给我这个学术更新的机会,虽然机会总是意味着压力。我很庆幸自己能被新任务“倒逼”着跟进新材料,升级相关问题的思考。
武汉封城期间,我有幸参与你们学院的系列讲座。始料不及的是,讲到第四场,你们居住的城市也因为疫情发展受到较大影响。通过社交媒体,我发现新大同事要比封城早期的我们更加从容淡定,也许因为有武汉经验铺垫?你们笃信尘埃终会落定,也许因为傍依天高山远地阔的壮丽环境而心境安然——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与人类性格及心理的互相塑造关系,本身就是人文地理学或风景学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