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是摄影大繁荣、大发展、大讨论、大突破的重要历史阶段,其主要成果有五个显著标志:一是摄影人才与队伍与日俱增壮大;二是创作思想在开放、在突破、在争鸣,摄影在走向多元多样之路;三是摄影成果正在走向世界、走向正在发育的市场;四是摄影成为人们生活、传媒网络、经济、文化等宽泛领域不可或缺的载体与传播交流平台;五是大众化摄影促进风景摄影高速发展,各界对风景摄影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争议。
新时代、新征程有必要从理论到实践对风景摄影进行反思与梳理,抓住主要矛盾和难点,让更多摄影人在清晰的博弈、明辨中获得真谛,把握好风景摄影创作的规律,去除旧理念、旧模式,图新求变,用创新的思维与新影像,担当起新时代新期待的使命。
笔者最初都在通用风光摄影这一名词,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专家对这一概念的表述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风光从国际通用翻译时,容易偏离风景的轨道,叫风景为易;有的认为风光与风景两词在中国不存在认知上有多大差异,重要的是对其内涵的深刻而精准的把握;有的认为风光涵盖面过于宽泛,应改为景观摄影,在此基础上分为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等等。
笔者认为俗称风光改为风景,与国际上普遍的摄影分类相同即风景摄影。摄影是外来文化,风景一词不是源于摄影门类本身的生成,而是源于十七世纪荷兰绘画艺术中的风景画,并延伸于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英国风景画。而早于世界的名词是中国美术史的山水画。其实风光或是风景摄影从问世以来就不仅涵盖大自然的山光水色、云霞树影,还涵盖着具有人文与自然气息交融的社会风景,或叫社会景观。
可见职场与业余酷爱风景摄影人应再度梳理新时代风景摄影的内涵与真谛。当下风景(风光)摄影早已从初期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转向多元多维、多变多意的创新思维趋向,风景摄影的写实主义、唯美主义受到多方文艺批评与博弈。
纵观各门类摄影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文脉,笔者认为从创作手段方法看风景,摄影大都采用的是具有鲜明特征的纪实摄影方式,但还不能完全归类于纪实摄影。因风景摄影的内涵与价值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功能。自从摄影术诞生之日,就有更多绘画大师依托风景摄影来创作,因为摄影的真实度、精准度乃至色彩、质感、现场气氛远远超出绘画的想象与复制能力,让那些画风景画作的人无奈、惊叹而望尘莫及。随着摄影独秀的历史进程,打破了摄影不是艺术是绘画的附属品之说,摄影艺术与艺术摄影的辩证思维加速了世界绘画的变革和流派的风起云涌,因而出现绘画的抽象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反之摄影在借鉴绘画艺术精华与演进中也在图新求变,呈现出与绘画相近甚至完全不同个性的、独立的摄影理论与作品。而风景摄影早已异军突起,生生不息在造就传世之作和跨世纪人才。世界各国大展常常把风景摄影作为艺术摄影之类与记录性、商业性摄影加以分类区别进行评比赛事。因此风景摄影完全可以独传立说,作为摄影一大门类去研究探索、拓展完善它。
笔者认为风景摄影是世界上读者、作者、消费者最庞大无比的群体与社会市场需求量;风景摄影是世界上风格、类型、题材、体裁、个性、呈现方式、社会功能最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再现形式;风景摄影也是世界上最难打破重复、最难标新立异、最难感动别人、最难留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摄影创作。同时也是最容易常态化、一般化出片的创作机遇。
风景摄影可否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自然景观可分为两种,一种以天然、原始、原野、纯真而未有人工痕迹的自然风景。另一种以天然景观为主要成分,留有历史与当下人工印迹相融合的风景。第二种类型:社会景观或称人文景观,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完全去遵循纪实摄影的功能与特征,更多是以风景的诗情寓意并运用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美学、文化功底来呈现具有审美效能、社会政治倾向,甚至是画意主义或超现实的艺术影像;第三种类型:文献景观或称文献记录。其拍摄对象目的性、行业性很强,所拍影像不追求唯美、夸张、寓意、抒情。强调拍摄前对任务内容乃至拍摄项目的全面掌握,强调拍摄的记录性、真实性,避免失真,突出文献档案的特征要求。
笔者认为:当代的风景摄影应传承与创新三项主要任务的担当:一是理论创新,破解风景摄影理论与观念上的思想误区。突围于单纯唯美、忽略思想深度与文化内涵的创作怪圈,丰富创新思维、创新思路、创新选题、创新模式,去雷同化、同质化创作弊端,努力打造与时代主旋律同步的摄影拓荒之作;二是深度体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深扎自然大地为根基,找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切入点为线索,选好主题、悟通物象、塑造心象,拓展和丰富人民良好愿望的影像蓝图;三是隐于寓意,去除记录性、复制性、娱乐性风景摄影通病,把客观而随意的影像记忆转化为主观而创意的影像创造。风景摄影与其它门类均有某些共同价值,其作品不仅有审美价值,还要有思想文化价值,让读者在动心动情的视觉体验中悟出作品主题思想与隐寓之意,甚至是影像背后以外的联想与思考。风景不光是赞美篇,还可能是批评篇、警示篇,说明影像不仅要融入人类生活,还要融入社会的政治生态;四是高端艺术,既然要步入风景摄影创作的旅程中,就应求索悟道尽快从模仿、记录、扎堆普及的周期中分离出来,独立思考,走属于自己个性创作之路,高起点构思,宽视野切入,新元素架构,多维度艺术。
回首风景摄影的发展历程,它不再局限于地形学的范畴,而是大自然、大千世界万象之光;它不再陶醉于理想主义浮光掠影的时尚片、旅游广告片,而是追求思想、文化、精神、艺术、文献等价值,并焕发感染力的时代作品。从改革开放近半个世纪以来,不尽人意、千篇一律的风水篇,确实在影响风景摄影向高端艺术发展,但它的主流方向还是在向好的、健康的、理性的趋势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摄影人以世界的眼光,跟进时代的步伐和敏锐的聚焦点,通过不同的题材、体裁、风格和样式打造出充满魅力与精神力量的风景力作。敬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