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江南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并以温婉水乡闻名于世,六大古镇更是申报世界遗产,而这六大古镇之中,尤为让人惊艳的无不属周庄,去过江南,一定要去一次周庄,成了每一个向往水乡的人的一份信念。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个周庄坊间流传的话语,让周庄更添几分迷人的色彩。那个温婉又极为古典的城市拥有了太多的美誉,它征服了国人摘得中国第一水乡之名;它更征服了世界被评为全球优秀生态景区;它亦征服了游客成为了每年数百万人的心之所向。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周,赏赏独属于它的无二风景,看看它何处胜过桂林?是瑰丽的文化,是悠久的历史,还是那一座座满是故事的古桥?周庄原本并不叫这个名字,春秋时期它曾是吴王的幼子姬摇的封地,故当时周庄被人们成为摇城。虽说是因为人名而命的城名,可能不够贴切体现不出那份融入土地的诗情画意,但细细品来反而多了点雅俗的气息。去过周庄的人都说在它的小河里乘着木船,摇摇曳曳的行驶,从一座座拱形的桥孔下钻过,满满的都是文艺的气息。小河里倒映着的是人影树影桥影,耳畔中伴着的是鸟叫声和极具民族特色的吆喝声。
水乡水乡,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也最是那的流水,小桥、流水、人家,一切的一切怕是与那细腻的流水不可分割。流水石桥将周庄完美分割,又完美结合。据老人们说,当年那些有名堂的大宅子里往往都修有泊船的池塘,为把船划进宅门增添了几分便利。若是运气好赶上了下雨,蒙蒙的雨雾将古镇笼罩覆盖,远远的望去像是海市蜃楼,像是蓬莱仙境。那累累的石桥,满是古朴气息的屋脊,还有那人来人往的行人无不隐藏在这一片飘忽之中。
想来若是打吧纯黑色的雨伞游湖,怕不是会让人误解为画中景象吧!若是冬天,古老的砖瓦伴着没有半点绿叶的柳树枝,阳光下湖边稀薄的雪融化,滴答滴答和流水声交错,屋檐是,小巷是,石拱桥和桥洞也是,那声音层层叠叠,是纯属于自然的声音,不是所谓的管弦乐器能够比拟的。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再用心去感受那份远离喧嚣的美好,让人痴迷,让人分不清是在梦中还是到了古人笔下的世外桃源。船夫不紧不慢地摇着船,桨于水面泛起微微涟漪,以往清晰的背影变得有些斑驳。晚上平静的水面上有的是点点星光和岸两边人家的灯影。
天上的星月像是全都落到了海里,慢慢的随着河水的流势移动,很慢很慢像是过了一个世纪。此般美景不是三言两语能过说清,但这里似乎有着魔力让人心境平和。我想这是自然的力量,是悠久的历史下的周庄独特的魔力。来到周庄,放眼望去除了缓缓流水,便是那幽曲小巷和长长的街道,眼前这长街曲巷,雪白的墙壁和那历经多年风吹雨打的黑瓦,风雨的痕迹像是在向你诉说它悠久的历史,也许会让你有这样的错觉,你和这座城市前世有约,古典朴素中透露着一份亲切感,而久违的亲切感下还裹包着一份新奇。你会想探索这个城市,像是在探索前世的秘密。
切勿冒冒失失,哦,也许你会小心翼翼,怕走的匆忙碾碎了这份平静。也许你会站在石板路上,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迈步,生怕唐突了这景色。不妨循着水巷摸索,一步一步,看见拱桥便踏在上面,运气好的话整个周庄会立在你的面前,看房屋错落,参差不齐却又像是有人故意布局。拱桥下的水流弯弯曲曲奔向人家,奔向田野,奔向河流流入远方。是河流分割了周庄与其他城市,亦是它连接了现实与梦境。那石板小桥可以放松往日紧张过度的神经,桥下的流水声则负责舒缓你不安的心,还你一片内心净土,周庄,是一个适合劳累不堪的都市人寻求安慰的地方。当然了作为水乡大部分都是这样,就是规模大小不同,这里年代更为悠久,景色更为齐全美丽了些罢了,最打动人心的还要属那里的那份人文气息了。
随着季节的变化,那里的人们的衣着也不停的变化,在街上布置小摊的人里有她们,河边捶打衣服洗衣淘米的还有她们的身影,坐在有点发白了的屋檐下谈笑风生的也是他们,一块花花绿绿的手帕,素衣或是藏蓝色的衣服,充满了的是古典气息。他们仿佛已经成为了周庄景色下的一份子,完美的融入在其中,也许是见惯了游客也许人家本来就有着那样的心境,来来往往的外地人从他们之间穿插,也丝毫不给他们带来任何不便。
他们就是把自己往日的生活照旧却让游客们也将他们纳入到了风景之中。也许水乡的人就是这般不惊不扰,水乡赋予了他们温婉的个性,他们就这样成为了一道风景,但不得不说他们也为此做出了一份牺牲,旧宅不变,周庄人固守老祖宗留下来的祖宗留下来的生活方式,只为了为我们这样的客人编制一个如梦般的地方。这个古老的城市里,长街小巷间都可以得到一本属于周庄的宣传册,那里记载着名人,记录着美景,也许这是周庄人提醒自己不忘历史,也许这是他们想让我们也融入梦境。
在这个古老而又温婉的小镇,配得上一切温婉的美好,来一段邂逅,来一次静心的旅程,美好从这里创造。来这里也许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梦,书写一段自己与这水乡的温婉传奇,怕正是这如梦般的美好才使的数百万人流连忘返,也许正是这样,周庄才征服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们的心,让来来往往数百万人惊叹: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