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魔法纪元

在一个由人工智能和“其他所有生物”组成的未来,人类只有一条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太长不看”版概要:

1、其实你已经是一个半机械人了。例如当你已离不开手机,你已经被这个数字时代赋予了双重身份:物理实体的你(通过生物器官和物理环境互动)数字实体的你(通过数字器官和数字世界互动)

2、埃隆马斯克的观点是,决定一个人是不是半机械人的是组件的功能,而不是这个组件在身体里面或者外面

3、身为数字化半机械人,趋势就是升级,从低带宽升级为高带宽,全脑接口就是提升输出的契机。

4、人类使用语言沟通的流程是:将脑中的思想用“大脑压缩算法”压缩成低传输速率的语言或文字,对方收到这类“文件”后进行解压缩,再经脑算法形成最终的理解。繁杂的流程将极大降低人类沟通的效率,脑机接口的作用就在于还原高分辨率的思维细节

魔法纪元

脑机接口这个新兴行业将是改变一切的革命种子。但在很多方面来说,脑机接口的未来不是刚开始发生的新事情。如果退后一步看,更像是一场已经在发生的大变革的下一个大篇章。

语言花了很久时间才变成文字,而文字花了很久时间才变成印刷,而印刷出现的时候年的老王也已经出生了。然后出现了电力,接着一切开始变快了,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相继出现,于是每个人的家里都变得很神奇。

无绳电话,又变成了移动电话。计算机从工作和游戏为目的的设备变成了数字世界的窗口,而我们都是这个数字世界的一部分。

然后电话和计算机合并成了一个万能的智能手机,把家里才有的那些神奇功能放进了你的口袋里,甚至变成智能手表戴在我们的手腕上。

我们现在处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革命的早期,这场革命将用同样的神奇把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包围,把我们的整个人都带入数字世界。

即使你不是个未来学家,你也能看到这一切的发生。

魔法已经从工业设施进入到我们家中,又从家中到了我们口袋里,很快就会包围我们的脑袋,而很自然的下一步,就是进入我们的脑中。

而这一步发生的方式就是全脑接口,也就是我们一直提到的魔法帽——一个完整、流畅、生物包容、高带宽的脑机接口,能够像皮质和边缘系统一样作为脑的一部分。

全脑接口能够让你的大脑无线地和云端、计算机或者任何和你使用相同接口的人的大脑交流。这种大脑和外部世界的信息流将会毫不费力,就好像大脑内的思考一般。

虽然我们一直在用脑机接口这个称呼,但是我认为这个称呼并没有很好地诠释全脑接口所包含的“一切的一切”这个概念。所以下面开始,我们干脆直接称呼它为魔法帽吧。

现在,为了能完全明白在脑内装一顶魔法帽能给你带来的改变,你首先需要明白两点事情:

1)这是个很难理解的想法

2)这是个超级疯狂且难理解的想法

我们在这一部分先谈一下第一点,等你消化完第一点后我们再在最后一章谈第二点。

埃隆马斯克把全脑接口和它能实现的功能叫作“数字的第三层”,这个说法有两层意思,与我们上面的两点相互呼应。

第一层意思指的是大脑的实际组成。我们前面提到了脑有三层:脑干(青蛙),边缘系统(猴子)和皮质(理智思考者)。谈背景知识的时候我们力求全面,但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不再讨论青蛙,因为它完全是本能功能性的,并且通常都在幕后运作。

当埃隆马斯克提到“数字的第三层”的时候,他认为我们的脑有两层:动物性的边缘系统(第一层)和更先进的皮质(第二层)。魔法帽,则是我们的第三层,一个充实了其它两层的新组件。

如果这个说法让你不适,那么我们试试用埃隆马斯克的说法:

“某种意义上,我们已经有了数字的第三层,因为你有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应用软件。你可以向谷歌提问并且立刻获得答案,你可以阅览任何书籍和音乐。用一个电子表格,你就能进行复杂的运算。如果你把帝国大厦塞满手持计算器的人,整个帝国大厦的计算能力都比不上一个拿着笔记本电脑的人。

你可以免费地和世界另一端的人视频聊天,曾几何时,这样的能力可是要被当作巫术被烧死的。你可以拍摄带声音的视频,拍摄无数的照片,给他们打上人名和地点等标签。你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免费地同时向数百万人广播信息。这些能力,在短短二十年前,连美国总统都无法做到。”

现在的人们没有意识到的一件事情,就是其实他们已经是半机械人了。你和二十年前的你,甚至十年前的你已经是不一样的生物了。其实你是可以有些体会的,比如被问到“你可以离开你的手机多长时间”这种问题的时候。尤其如果你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的话,离开手机一天都是很痛苦的事情。没带手机就和少带了一条腿一样难受。我觉得其实人们已经在某种意义上和他们的手机、计算机和应用软件合为一体了。

这个观点很难消化,因为我们并不觉得自己是半机械人。我们总觉得自己是使用设备的人类而已。但是想想数字化的你自己,当你在网上和人互动,或者跟人视频聊天的时候,或者出现在一个YouTub视频里的时候,数字的你就是你,就好像物理的你也是你一样,不是吗?

唯一的区别是你没有物理地在哪里,你用魔法把自己通过电线、卫星和电磁波以光速把自己传送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唯一不同的东西只是媒介而已。

语言出现前,想把一个想法从你的脑里传到我的脑里是很难的。早期的人类发明了语言这个技术,把声带和耳朵变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沟通设备,而空气是最早的沟通媒介。我们在与人当面交流的时候还是在用这些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在这基础之上,我们迈了一大步,又添加了一层设备,这层设备自带媒介,让我们能够远程交流:

或者

在这个意义上,你的手机就是“你”的一部分,它的性质和你的声带、耳朵、眼睛是你的一部分一样。简单来说,这些东西都是把思想从一个脑传递到另一个脑的工具,至于这个工具是拿在手里,藏在喉咙里,还是在眼窝里,又有什么区别呢?

数字时代让我们有了双重实体:一个物理实体通过生物器官和物理环境互动,一个数字实体通过数字器官和数字世界互动。

但是因为我们平常不这么想,所以我们觉得如果一个人把手机植入到脑中或者喉咙中,他就是半机械人,而把手机拿在手里,贴在耳边打电话的人不是半机械人。埃隆马斯克的观点是,决定一个人是不是半机械人的是组件的功能,而不是这个组件在身体里面或者外面。

我们已经是半机械人了,我们有超能力,我们也花很长的时间待在数字世界里。如果你这么想的话,你会意识到升级我们和世界间的媒介是个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就是埃隆马斯克相信的当魔法进入我们脑中后会发生的改变。

你已经是个数字超人了。真正会变化的是一个通往你的数字实体的高带宽接口。现在的问题是,现在的接口带宽不够高,尤其在输出这个方面。用手指点屏幕,或者用语言(听写软件或者打字打出来的),都很慢。事实上,输出的速度反而倒退了,原本打字这种最常见的输出方式是用十个手指完成的,现在在手机上只用两手的拇指了。太慢了!有了直连的神经接口后,我们至少能把这个速度提升几个数量级。

也就是说,把技术放到我们脑中不是关于变成半机械人是好事还是坏事。事实上,我们已经是半机械人,并且会继续做半机械人,既然如此,就应该把自己从原始的低带宽的半机械人升级成现代的高带宽的半机械人。

全脑接口就能实现这个升级。它把我们从第一层和第二层存在于头颅内,第三层存在于口袋里或者桌子上的生物:

变成了三层都存在与一个地方的生物:

你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设备,包括你正用来阅读的眼睛。魔法帽能把你的脑也变成一个设备,让你脑内的想法直接进入到数字世界。

而这不绝不仅仅会改革人机交流。

现在,人类之间是这样交流的:

从人类能交流开始我们就是这么交流的,但是在魔法帽的世界里,我们的交流会是这样的:

每次谈起魔法帽的时候,埃隆马斯克都会强调带宽。接口带宽决定了图片是否是高清的,声音是否是高保真的,以及动作是否被严格地控制。而带宽同样是交流中的关键因素。如果信息是杯奶昔的话,带宽就是吸管,今天交流的带宽大概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计算机能用很粗的水管吸奶昔,而人类自我思考的时候能用一根比较粗的吸管,而语言则是小小的咖啡搅拌勺,计算机打字(更不用提手机打字了)就好像用针管喝奶昔一样——一分钟能喝一滴就不错了,

MoranCrf收集了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带宽,并制成了图,然后和计算机的带宽做比较:

可以看到,我们的交流(打字只有每秒30比特的速度)和思考的带宽差距是非常大的,比之前那张图的差距更加明显。

而当我们的大脑也变成设备后,那些细细的吸管就被淘汰了,把所有的这些:

全部变成了这个:

这样保证了所有信息的完整,还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把前面的图变成了这样:

我们还是在用吸管,只不过这些吸管更粗更有效。

而带宽对于交流的提高不只是速度,埃隆马斯克指出交流的细节和准确度也会提升。

你脑里有很多想法,而脑会把这些信息压缩成很低码率(注:码率,数据传输速率)的语言或者打字,语言的本质就是你的脑把思想和思想传输通过压缩算法压缩后的成果。同样的还有听别人说话,当你听到别人说的东西的时候,还要做一下解压缩,这也会造成信息的丢失。

所以,当你解压缩语言的时候,你是在试图理解语言的同时,以对方的心理状态建模,来理解对方真实的意图,然后把对方的意图在自己脑中重新组合,来理解对方说的是什么。如果两个脑都有接口的话,完全可以进行未经压缩的思想直连。

这其实是说得通的,思维的细节其实就是高分辨率的思考,大文件如果通过小吸管来传递的话就太慢了。小吸管使得你只有两个选择:花很多时间说很多话来真实地描述思维的细节,或者用简短的语言略过细节来节省时间。但是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无法成功的把细节传递出去。

让这个问题更加难对付的是语言本身就是个很低分辨率的媒介。一个词语只是思想的近似表述——很多相似但是略有不同的思想能够用同一个词来代表。如果我看了部恐怖片然后想向你描述的话,我能用的就是一些很低分辨率的词语“吓人”、“可怕”、“一身冷汗”和“全程紧绷”。我对于那部特定恐怖片的印象是很特别的,和我对其它恐怖片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但是语言这个粗糙的工具使得我只能用最近似的词汇来描述,而你能收到的信息也就是这些近似的词汇,而不是我的思想,而我对于那部恐怖片的具体印象的思维细节究竟是怎样的,你只能通过这些近似的词汇来猜测了。你会把我的描述“吓死我了”解压缩成一个高分辨率的想法,然后结合成自己脑中“吓死我了”对应的思维细节,而这份思维细节不可避免地基于你观看其它恐怖片的经历和你个人的性格。

最终的结果是很多的信息在压缩和解压缩中丢失了,而这恰恰是用低分辨率媒介和低分辨率工具来快速传输高分辨率文件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埃隆马斯克认为语言数据传输是“失真”的。

我们总是尽力减少这些限制,我们用稍微高分辨率的格式,比如视频,来协助语言传输充满细节的图像思维;也会用音乐来帮助传输充满细节的情绪。但是比起脑中那些独特并充满细节的想法,以及我们思维内部的高带宽吸管,所有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都是非常失真的。

从本质上来思考下交流这个现象,其实无非就是脑和脑直接分享东西,你见到的交流的历史不是这样的:

而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可以说,交流的第二个纪元,十万年左右的间接脑交流,就快走到它的尽头了。宏观地看整条时间线,很可能在过去的年里,我们突然开始提升交流的媒介,这在未来人类看来可能就是第二纪元到第三纪元的过渡期。我们很可能生活在时间线的那条分割线上。

而因为间接沟通需要其他身体器官或者数字组件的参与,未来回顾第二纪元的时候,可能把它看做使用物理设备的纪元。而脑成为设备的那个纪元里,你其实不需要带任何设备。你只需要带着自己的身体,穿着衣服(如果你想穿的话),就够了。

当埃隆马斯克谈到魔法帽的时候,他通常都在谈交流带宽和分辨率。我们会在第六部分谈到为什么。

但是首先,我们先说一下脑作为设备这个神奇的概念,并且谈谈有了魔法帽的世界会是怎样的。

请记住,在接下来的思考过程中,我们谈到的东西都不会是突然出现的。你不会从脑内没有外物就突然有了数字的第三层,就好像人们不会前一秒还在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苹果个人电脑,下一秒就用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