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奔向新风景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家 https://m.39.net/news/a_6185488.html

-07-:43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陈铖通讯员钱凌芸

云和浮云溪畔四季花田。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吴春平摄

浙江近日发布的“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将我省打造成生态宜居大花园。

这份对“美”的追逐,浙江已持续多年。15年前浙江启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拉开了村庄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序幕。15年里,浙江历届省委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造就了浙江的“美丽乡村”。

行走在浙江农村,潺潺流淌的溪水,清澈见底,惹得你想掬起喝上一口;清冽的空气,被草木的芬芳浸透,诱得你想敞开胸腔劲吸……除了美丽的自然生态之外,这里还有“公共交通到村头,硬化路面到地头,超市到门头”的场景,城乡真正实现了“无缝对接”。

横坎头村

扮靓美丽走廊

“总书记给我们回信啦!”今年3月1日,位于四明山革命老区的浙江余姚市横坎头村,村民奔走相告,沉浸在喜悦和激动之中。

“15年前到你们村的情景我都记得,我一直惦记着乡亲们。这些年,村党组织团结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发展红色旅游,利用绿色资源,壮大特色农业,把村子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乡亲们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我感到十分欣慰。”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说。

四明山的山川草木,见证着习近平同志对浙江农村15年的惦念和关心。

15年前的浙江,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垃圾无处去、污水到处流”等现象十分突出。据省农办摸排,当时全省有3万多个村庄环境较差。

时光不可倒流,但生态可以重构。针对农村人居环境与群众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的实际,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决策,由此开启浙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大行动序幕。

依托“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抓手,浙江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起步,不断拓展建设内容,形成了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格局。

截至年底,浙江累计有2.7万个建制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占全省建制村总数的97%;74%的农户厕所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的建制村全覆盖,41%的建制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水果上市的季节,一到周末,横坎头村的山野小路上就停满了浙江各地自驾前来采摘游客的车。

“以前从余姚市区到村里得开两个小时的车,现在路好了,我这个园子,一天下来也能有多人次的客流量。”种植户何达峰说。

从年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到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农村客车村村通”,随着“千万工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看到,串起乡村的美丽经济走廊不断延伸。

走在横坎头村的乡间小路上,目之所及有不少果树。年,从事印刷行业的何达峰,接手了村里的樱桃示范基地,在这里开始了他的“种植梦”。在“何达峰”们的带领下,横坎头村的多亩农田种上了各种小水果。

横坎头村的“农旅结合”也带火了当地的民宿行业。68岁的黄彭勋是横坎头村第一个经营农家乐的,最忙的时候他一天就要接待50多桌客人,年的净利润就有78万元。看着黄彭勋生意如此红火,横坎头村和周边几个村里的不少村民都办起了农家乐。

因地制宜,生财有道。年,横坎头村村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不足元提高到元,增长了10倍。

尝到甜头的横坎头村容颜大变。“红色旅游”和“绿色发展”使得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从当年负债45万元到村级固定收入余万元,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全国文明村。

村委会主任成灿林介绍,横坎头村拥有中共浙东区党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抗日军政干校等红色旅游资源。过去游客大多只到旧址参观,现在不少客人还想到村里来逛逛,体验美丽乡村的新气息。记者了解到,为了留住更多客人的脚步,村里正在请专家谋划新的规划。

大路村

激活美丽经济

从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到面源污染整治、农房改造建设,再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实施“千万工程”以来,浙江农村的面貌大变,也让农产品有了新卖法。

桐庐大路村有条叫前溪的河穿村而过。记者走进前溪边的一家民宿“听雨楼”。民宿的一角,整齐码放着各种本地土特产,其中还有一袋袋包装精美的“横山翠谷”礼品米。

“水质越来越好,我们这里出产的农产品更好卖了。”据大路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樟强介绍,“百斤鱼(甲鱼)、千斤粮、万元钱”这句顺口溜,说的便是村里发展的“稻鱼(甲鱼、泥鳅)共养”模式。

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带给浙江乡村勃勃生机,也不断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给乡村百姓带来“美丽经济”的绿色收入。

如今,大路村已经开出了八九家民宿,每到周末都是家家爆满,但村党委书记查正文并不满足,“‘产业兴旺’被列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桐庐许多依靠美丽人居环境出名的乡村,都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如何稳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等难题,大路村当前的关键,就是利用村庄优势发展产业,建立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共同增收机制。”

今年年初,大路村的“呱呱叫”欢乐农场项目脱颖而出,成为全县首批3个基金投资项目之一。当地利用粮食功能区内机耕路、水沟、田埂等建设七彩长廊、水果走廊等,打造亲子游乐园,同时利用复垦农田打造农耕体验园区,预计能为大路村带来每年5万人次以上的游客数量,也能为村民带来更高的分红收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契机。

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对“美丽乡村”颜值的诉求不断提升。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场跨越15年的美丽接力,仍在不断升级,到年50%以上县(市、区)将力争达到美丽乡村示范县标准;建成1万个A级景区村庄,其中3A级景区村庄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