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金铭新具象水墨画工作室:当代水墨跨界的践行者
一、米金铭简介
生于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省美协中国画人物画会副会长、四川现代新水墨画院理事长。
米金铭长期从事新水墨画的创新与研究。从人物到荷花、从表现当代生态环境的《白鹭湾》系列到近期的《大渡河》系列,表现的都是日常生活、寻常景物,却又能体现对人类生存环境理性的哲思。
米金铭在现代新水墨的表现形式上,大胆突破常规,创作出一大批“实验新水墨”作品,备受瞩目。比如《天菩萨》高度写实又虚幻,《天马》、《蓝色天空》系列,既有传统水墨的飘逸,又带有现代油画的造型艺术,使中国水墨画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从构想、构图、材料、工具都对传统表达手段进行了改造和颠覆。
年,米金铭领衔创建《四川现代新水墨画院》,实现了中国水墨和西方油画跨界创作的融合与发展,将中国传统材料与西方油画的表现手法,以及中国水墨意境完美结合,标志着中国水墨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
二、新水墨的创作历程与发展
米金铭的新水墨绘画与其自身经历密不可分。他下过乡、打过工、经过商,搞过装修、做过广告、还从事过旅游、餐饮、房产,经历越多,认识就越丰富。丰富的生活对于他,成为取之不尽的素材,并与所钟爱的绘画融合:将绘画的理念运用于商业,将生活的体验融进于绘画。
年,他进入四川美院绘画系接受了系统教育,夯实了绘画艺术功底,具备了坚实的造型能力,同时培养了他对世间万物认真观察、仔细揣摩、深入刻画的习惯。
对米金铭的创作生涯产生强力影响的是版画。在版画专业训练中,他尝试过木刻、石版、铜版、丝漏版,并自创了铅版腐蚀画。版画材料的选用较之于各画种最为杂陈多变,因其在制版设色上的局限性,逼迫版画在造型、色彩上强调概括,因其材料选用的多样性,令其突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掣肘,使得米金铭的创作思路纵横驰骋,创作语言胆大妄为,创作材料无所顾忌,创作图式历久弥新。每遇水墨绘画无法解决的技法难题,用版画的思路就迎刃而解。
米金铭从版画转攻水墨之后,没有沿袭于中国水墨画传统技法的约束,没有受制于汉唐人物画的传统模式的羁绊,而是沉浸于对西画或国画的自我感受,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高度个性化的笔墨图式。他从不满足于对自然物象的客观模拟,而是从中撷取灵性与生机,得势度而求韵味,抒发胸中的浩然之气。他业已面世的每一幅新概念水墨画,都不仅追求视觉上的和谐愉悦,更追求心理上、画面外的意境和精神。
在承袭传统笔墨精神的同时,米金铭一直在探索当代水墨语言的更多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甚至在同一题材里也能衍生不同变化。他积极地保持着新水墨的实验状态,灵光一闪就立刻落到纸上,成功与否都是一段旅程。他要用自己的水墨语言来最恰当的表述其心智与当下的时代直接接触下的观点。或许,真正的艺术家都无法对时代的发展、事物的变化无动于衷。米金铭坚持用当代的水墨语言,剖析当代的社会,透视当代人的精神内涵。这其中的任何一种情感,都不是外加的,而是一种自发的内在体验。
米金铭笔下的人物是时代背景下的个体。在人物塑造上,他通过西画的体积造型语言,结合光影符号寻求了新的图式表达,用传统水墨的浸润泼染使画面充满了流动性和神秘感,加以水彩的特殊处理,用技法营造细节,借鉴综合材料的特殊肌理,在绘画观念上打开了一个走向当代意识的缺口。米金铭笔下的人物代表作是《天菩萨》,通过对空灵、生动、气韵的把握,使作品充满了情绪与动感。细致轻巧的线条,阴影产生的粒状的机理,勾勒出柔和的人物轮廓和立体感,水墨的抽象机理又给人物产生一种灵化的境界与视觉效果
米金铭笔下的炫彩荷花,采用大片的翠绿与金黄碰撞,幻彩与水墨交织相融。传统水墨的没骨和泼染在米金铭的运用下产生强烈的视觉张力和新的生命力。画家对自然的体察入微,变幻出前所未有的当代意境以及当代审美意识。一花苞、一小虫、一叶连天,大开大合之势整合了整个画面,绚丽而明快。米金铭的工作室位于白鹭湾湿地公园之中,周边是著名的万亩荷塘—荷塘月色4A级风景区,他每天面对荷塘的春、夏、秋、冬变换,特别是当夏日的艳阳穿透荷叶,呈现一派绚丽之景,他就会思考,必须用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和技法来表达心中的感悟:采用中西合璧的理念,整合西画的色彩与构图,版画的构成方法,以传统水墨浸润泼染的表现手法,以水彩的处理技法渲染细节,营造出新的视觉特征。
近年来米金铭创作的白鹭系列画作,又来自情感与灵感迸发的一瞬间。当代浮躁的世风与城市边缘的白鹭湾形成强烈的对比,激发了米金铭对白鹭湾题材的创作激情。在这里,画家找到人与自然的亲和交集点,以内在灵性与大自然精神往来。前几年,白鹭湾湿地形成之后,他观察到成群的白鹭在翠绿的林中高歌、在清澈的湖面捕食、在草丛中穿行、在蓝天翱翔,他便产生了要用画笔来表现这片充满生机的林地。于是,他几乎每天都在观察湿地、瞄准白鹭,收集了大量的素材,然后考虑方法、形式、技法的创新。近几年来,他完成了近幅有关白鹭湾题材的作品,而且形式不断变化,他追求一种更能完美表达白鹭湾题材的当代绘画形式和语言。
在城市的边缘画出寂静的白鹭湾,用蓝天澄净、湖水透彻以及一掠而过的白鹭,观照都市躁动的喧嚣。画面中寻求单点突破而排斥全面开花,以深重繁复的笔法描绘白鹭湾的丛林,而给天空、湖水以“似是而非”的通透,复杂与简单、表与里在画面中对立,冲突之下碰撞出强大的视觉张力。
至于米金铭近期创作的大渡河系列作品,则是其四十余年绘画生涯的一座高峰。年米金铭外出写生,在他看到大渡河的那一瞬间,就被其雄伟、磅礴的气势所征服,于是他决定要用新的表现方式来描绘大渡河。他不断思索、试验,通过采用一种“特殊的创作工具”完成,使水墨画面的大渡河像油画一样高度写实,具有油画般的肌理和质感,将一批非常接近原始物象的肌理效果的大渡河画作呈现在世人面前
评论界对米金铭的评价是:米先生是一个不断进取、不断追求完善的人,有一颗年轻的心,时时刻刻都不满足。正如当代美术评论家罗娜所评价:“米金铭的画作获得了由表及里、从外向内的转变。”近年来米金铭的创作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