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凯旋的画面朴实,平铺直叙,细腻平静,这是一种生存、一种心境。
从画面中看得出来,画家试图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他体会和回忆中的诗一样的故乡风情。
通过作品欣赏,我们不难发现画家是一个的怀旧者。
从四川美院附中、本科到研究生,然后任教,他几乎在美院的围墙内度过半生。
他所感受到的是这个山水城市上空永远苍白的无生命的天空和这个城市的巷道、梯巷、黄桷树、细雨蒙蒙……画家的画没有夸张痛苦,是无聊感、伤感的,甚至是一种甜腻的无聊。
正是这种“散文”式的油画真正让人感受到一点宋词、元曲一样的伤怀,一种竹箫一样的情调。
这可能是画家骨子里的文人墨戏情结,对存在的体验,以及再现。
对存在的体验,对故里家乡的回忆,如同重庆人的喘息,这种喘息是画者的孤独及镜中的存在。
画家近期画作似乎越来越写意,介于“表现”与“印象”之间。
历史上许多艺术家都曾经历了由“外”向“内”的过程。
一方面由对“外”(自然)的惊喜经历了人生与内心积淀转而对自我的沧桑、皮肉之痛、内心的焦虑、存在的我的逼问。《丰盛古镇系列之八》90x90cm布面油彩年1月4日
同时艺术家从眼睛的“形式感”转向整个的“自我”、存在的追问。《丰盛古镇系列之七》90x90cm布面油彩年1月4日
这其实是整个人类艺术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的发展史:每一个艺术家本人的“艺术”追求史不过是艺术的一部分。
他从事油画教学、创作数十年,其油画造型坚实,结构严谨,手法简练概括,用笔洒脱,色彩儒雅,富有诗意和音乐性。
那些不断探索和创新自己艺术风貌的油画家们是我国油画发展最生动的因素和最可宝贵的推动力。在年富力强的油画家中,翁凯旋就是其中之一。
画家也喜欢画树,秋天的树,似乎最具魅力,逆光耀眼,露灵深沉。大团块的树,往往只见闪动中的影像—有时红艳似火,有时黄亮如金。
强烈整一的形式感,是画家油画艺术思维的枢纽。
是他开启油画创作内容和形式深层奥秘的一把钥匙。
也是凝聚特定精神内涵、拓展恢弘意境的独特意匠手段。
他描绘了风景的壮丽和不朽的一面,对细节和色彩有着非凡的眼光。
他吸收了学术自然主义的艺术技巧,但他改变了这些手段,创造了一种完全属于他自己的作品。
在静水、树木和森林周围建立的主题中,他专门描绘树冠与林下树干和树枝网络之间的阳光,森林和天空水面上的倒影
以及带有春天感觉的冰雪覆盖的冬季风景画,通常都在同一幅画中。
他的画是一幅幅浪漫而富有诗意的自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