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用得好,学渣也可以完成,高考中关于小

白癜风治疗费用高吗 http://m.39.net/pf/a_5127588.html

在高考中,运用小说《红楼梦》的内容进行命题。一个阅读量大、逻辑严谨的学霸,会如何完成这篇作文?

答案对他们来说也许很简单,因为命题是从古典小说入手,就很自然地从历史方向进行切题。

按照题意对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景独创,用自己最熟悉的角度进行分析就可以了。

比如从小说《红楼梦》直接入手,放眼整个清朝的衰落,作为第一部分,大清的洋为中用就是直接移用;

然后呢?第二部分新中国的崛起就是借鉴化用;

第三部分,现代的科技兴国就是情境独创。

这些都是历史课学过的内容。

学霸在作文中,适当引用《红楼梦》的原文,再举具体例子从历史现在的角度进行论证,一篇高分作文就诞生了。

我不做老生常谈,因为写一篇高分作文太不容易了!这需要一个孩子有大阅读量,有十几年的积累,还要有一定天赋,写出高分作文这几点缺一不可。

我想要说的是的,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一个接受能力普通,用尽全力都不一定能弄课本全部内容的学生,是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阅读的。

像《红楼梦》这样需要花时间阅读,花精力思考的大部头小说,一个能力普通的学生或者说是一个学渣,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

那怎么办?

作文命题就摆在那里,不写是不现实的事情。60分的巨大分值,哪个学生敢轻言放弃!

将作文完成,哪怕只比其他不敢作答的同学高10分,也意味着在报考时多了无穷的选择。

于是问题来了?

一个没有看过《红楼梦》的学渣,如何完成这篇作文?

一.审题,了解命题意图后降低难度切题

毋庸置疑,高考作文会有最专业的老师进行命题。老师为什么要用《红楼梦》的内容进行命题,已经值得学生在审题的时候进行思考了。

高考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这意味着命题组必须要将学生的能力展现出来,并且要将学生的成绩档拉开。

每到高考之前,学校都会对高考作文进行押题,帮助学生找到一些可以套用的段落,这就是事实。

高考命题老师想要做的,就是反这种套路,用一种独特的命题方式,希望学生提高真实水平,而不是用套路的方式去写作文。

或者可以换一句话说就是,现代的老师同样在反八股文的作风。

以上所说的一切都是针对学霸的,作为一个学渣,没有扎实的语文基础,没有实实在在的阅读量做保障,什么新颖的角度、独特的创意都不要想,还是老老实实地写套路吧!

学渣的头脑里,没有一个完整的历史观,也没有积攒足够的素材,是没有办法从历史对比到今天进行切题的;

估计也做不到,从东西方文明融合的角度进行切题。

尽管这么做容易写出彩,容易得高分,可学渣做不到怎么办?

此时只有一个方式,用套路自己降难度。

学生可以在写作文的时候,不考虑古典、高大的小说《红楼梦》的任何内容。

就算是学渣,也千万别被一个看上去高大上的命题就吓得不敢作答。

因为归根结底,在仔细审题之后,就算是学渣也能发现,作文的主旨内容在这个部分:

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景独创

没有足够的素材不要紧,请同学自降难度,同学完全可以将这段话理解成为,从拿来照抄,到之后的模仿、创新之间的关系。

至于具体事例的分析,论证过程,同学完全可以从自己最熟悉的角度去找素材。

从古今到中外,从文化、体育、音乐、科技各个角度,甚至从商战、新闻的角度,都可以开始切题。

哪怕一个学渣只听过流行歌曲,也可以用流行歌曲将这些东西全部套路进去。

因为从流行歌曲这个角度,同学完全可以找到哪一个歌手从拿来照抄,到后来的模仿、创新之路……

学渣们就不要妄想得高分了,用套路降难度的方式老师一眼就看得出来。不过话又说回来,一旦套路很好,这已经可以得到一个及格往上的分数了。

如果哪位学渣说,这样的知识积累他也没有,那怎么办?

答案是不要着急,依然有办法解决。

二.就字面进行引申

关于《红楼梦》的作文,出自《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一回。

简单地说两句,这一回讲的是大观园建成后,贾政想试一下贾宝玉的才思,命贾宝玉给大观园中各处拟牌匾和对联。

这段文字中有非常优美的对联,比如绕堤柳借三蒿翠,隔岸花分一脉香……等等

把这些东西写进去,能让老师看到一个学生的知识面,可学渣不知道这一切,也没看过《红楼梦》怎么办?

答案依然是,干脆在作文中一字不提《红楼梦》。在这样的情况下,作文依然可以完成。

此时要做的是,为一个没有知识积累的学渣继续降难度,这个切入点要怎么找?

答案唯一,就直接拿题目中的素材举例子。这就意味着,哪怕是一个学渣没有丝毫的课外阅读,依然可以将这篇作文完成。

那篇作文要求,是从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景独创,这个角度进行解读。

因此无论怎样降难度,最后还是要套路到这个上面来。

不然就是写跑题了,这是重中之重。

素材中所举的例子:

中文素材中所提到的,贾政身边的清客给牌匾所取翼然之名。

这就是直接移用。

这个名字好吗?

就算是学渣也能从上下文中读出,这个名字并不被认可。

之后呢?

学渣要完成这篇作文,之后所要写的,就是翼然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好。

第一部分,直接移用:

有亭翼然,这句话出自《醉翁亭记》,《醉翁亭记》是课文,并不是课外阅读。

回忆一下《醉翁亭记》,就算是学渣也能简单地写出,为什么翼然这个名字,用在大观园中并不恰当?

《醉翁亭记》: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而醉翁亭在什么地方?醉翁亭的地点,环滁皆山也……

翼然这种犹如飞鸟般的感觉,形容一个高山流水相依中的亭子极为绝妙。

可换到大观园这样的情景下,这种状态并不存在。

就算是学渣,也会通过各种影视剧知道大观园是贾府的后花园。在自家的后花园中修建一座亭子,将亭子取名为翼然,实在是把名字取得太大了,极不相称。

这就是用生活得出的结论。

顺便科普一下,沁芳亭建在这样的地方:

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这样一个小桥流水的状态,取名为翼然实在是太不相称,直接引用在此处用得不合适

第二部分,借鉴化用:

再来说有人用泻玉,为大观园中的亭子命名。

泻玉并非直接引用,而是借鉴化用了泻出与两峰之间。

泻出于两峰之间处于何处?同样出自《醉翁亭记》: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此处一个高中生完全可以理解,泻出于两峰之间的酿泉,是一种小瀑布的感觉。

这种天然的小瀑布,若用泻玉二字,称得上形容精妙。

可是形容大观园的中的亭子,又变得极为不合适。大观园中的亭子没有这种天然之美,过分去拔高自家的一座小亭子,都显得可笑了。

这同样是用生活得出的结论。

借鉴化用,在此处也显得极为不合适。

第三部分,情景独创

贾宝玉觉得大观园中的亭子,用沁芳二字更为新雅。

这个时候同学就不要标新立异,题目已经提示沁芳二字用得好,同学就用心去体会一下,这二字是怎样用的好就可以了。

沁芳这个名字是情景独创。

沁字是用温润的方式来形容水,这种字眼形容自家的园林更为贴切。

芳字用一种美好的状态形容花木,花草共同衬托了风景如画的大观园。

沁芳两个字贴在一起,就是水温润地滋养着花木。

沁芳对贾元春或者整个荣国府,都是一种温柔的祝福,祝福元春福泽连绵,祝福整个荣国府平安昌盛。

而且无论是翼然还是泻玉,说的都是一种状态。而沁芳不然,沁芳直接带着花木的独特香气,这个名字是有味道的……

这更是用心去生活才能得出的结论。

作文是可以套路的,如果真是学渣,不妨在高考的时候老老实实地去套路吧。

就像《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也是有套路的。别以为众人都比不上贾宝玉,众人是看出来,贾政只想试试贾宝玉的才思。在这个前提下,众人才故意想出两个普通的名字去衬托贾宝玉。

自古都是套路深,就看您有没有本事玩得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