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园林和自然村庄,是与城市完全相反的面貌,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寻找机会,偶尔自驾外出,前往山野村庄,就像是走了一趟久远的长途旅行。比如在湖北武汉黄陂区罗汉街附近,就有一座僻静且冷门的赶鸡山,自驾前往,全程陡峭山路;到达山腰之后再步行登顶,沿途风景险峻,鸟瞰天地一色,云海苍茫,非常壮观。
由于赶鸡山处在远城区之外,周边地理地貌原始,前往登山,没有公共交通,只能自驾。同样,因为交通原因,路途遥远,也必须通过专业导航才能寻找到路线。看着手机导航整理出的几条路线,全部曲折环绕,跨多个区域,作为老司机的朋友也一脸懵圈。于是大家只好边走边瞧,从市中心先到黄陂区转盘,再转到北边的木兰大道上,之后的行程就开始迷糊起来。先是左转到西边的横花街,之后走罗研线,再就是复杂的乡道,y、y、y,直到y的出现,一路向北,终于在屏幕上看到了目的地标签。
而事实上,在穿过最后一个乡道后,前方一片山高路远的地势,赶鸡山的确近在咫尺。这边的路程很有特色,尤其是过了乡道后,剩下的类“乡道”路况,已经不是水泥路面,完全是自然的泥泞路段。好在这几日没有下雨,泥泞路段的路基稳当,即便越野车的大轮胎压过,也仅仅破了一些泥块,露出一排浅浅的车轱辘印子。穿过一个池塘,几片农田,乡野之间,没有民房,也没有电线杆,除了密集的灌木丛还是灌木丛,光线照在树上,视野里全是燥热的感觉。
这里的原生态小路,距离赶鸡山已经很近,几乎就在山脚。路面宽度有限,可能刚好够一辆车行驶,并且由于两边窜出来的高大灌木丛和树枝,遮蔽视线,实际车子行驶的速度很慢,并且时常需要鸣笛示意。在这样的山路上驾驶,非常有种开跑跑卡丁车的感觉,尤其是路面起伏大的时候,转弯转得急的时候,车子来回抖动,左右偏移,人即便系着安全带也跟着不由自主偏移,很有画面感。根据太阳光线的角度,即便不看时间,也能大致判断出时间点。
沿着山路往前走,车子行驶一段距离后,感觉整个路面的地势拔高很多。从导航预览图看,我们已经到了赶鸡山上,但因为路两边的灌木丛遮掩,也不能判断到底到了哪里,唯一的参照物是路面,前面路基抬升,后面路基下沉,明显是在做攀登之状,哪怕很小的一个陡坡,车子也在费力咆哮打转。瞬间脑子一个灵光,赶紧拿出手机调出高度表,看到海拔数字,一下子明白,原来我们已经到了赶鸡山的山腰。想着上山容易下山难,于是立刻作出决定,原地泊车,改步行上山。
下车之后,走着小碎步,穿插到路基两边灌木丛的边缘,一看果然如此。这边的地势已经很高了,沿途种满了松树,个头不高,很密集,一看就是人工种植区域,而灌木丛另一边,眺望之下,全是低矮的山坡,在脚下的空间里绵延。有寥寥的村庄和民房,也有水库和田野,还有白色的曲折公路,看着非常清楚,顺着天际线,白云阵阵,缓缓飘移,空气里不时有凉风袭来,带着特有的青草味,夹杂着野果的香味。在推开一片树林,眼前蓦然一躁动,分明看到一只野兔突然窜起来,箭一样钻进另一边的草丛里。
退出灌木丛回到主路上,沿着别人走过的路,向赶鸡山山顶走去。一路上的地势很陡峭,只不过因为有密集的灌木丛和树林掩映,那种高度反差不明显。脚下的山地路面,不是纯粹的石头,也不是泥土,而是砂石混合物,表面还有一层杂草,像链子一样锁着。蚂蚁、小虫子随处可见,鸟粪树叶也多,不时冒出几株野草,有的认得出来,像野山楂和野柿子树,野生的葡萄和板栗,体型都不大,长势良好。还有的长着很奇怪,开出花朵来,也不忍摘。
步行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到中午12点多终于到了赶鸡山的山顶。山顶的面积不大,但绵延有几个坡子,这边低那边高,中间的地势也非常缓和,步行穿插很轻松。站在山顶鸟瞰风景,感觉周围几个方向全是低矮的山坡,只有北边是一片大山,比这边地势更高。山顶的风很大,几乎没有间隔,持续拂动,我们找到一处背风处,坐着休息,不一会儿就恢复了体力。拍了一会儿照片,午后的光线慢慢变强,大家决定下山,于是慢悠悠顺着原路走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