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眼前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脚步快了,心灵却渐行渐远。
是否曾怀念乡村的呦呦虫鸣,潺潺溪流;是否曾怀念乡村的袅袅炊烟,习习晚风;是否曾怀念乡村的一间良舍,三分沃田。
“世界乡村旅游大会永久会址”位于浙江湖州潞村,一个典型的中国江南乡村,周围尽是典型的江南乡村景致: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整片的桑基鱼塘将基地包围其中,该建筑是为“世界乡村旅游大会”举行而建设,包含千人会议和配套酒店。
建筑的营造,象征着开启新产业和新的发展方向,而我们在此过程中选择的传承,亦不能只是简单的借用传统的型制和秩序,而应该寻找更高维度的文化脉络和原理。
建筑用地周边宽阔,环境优美,可建设区域比较紧凑。千人会场功能性强,宜集中布置。酒店对景观和私密性有一定要求,宜适当分散布置。
西侧结合主要人流来向,设置具有标志性的主入口兼具接待大厅功能,营造具有仪式感的空间序列。
结合主入口,设置敞开的圆形内部庭院,沿庭院周边布置酒店客房。西侧为椭圆形的大尺度无柱会议空间。
酒店部分与会议部分在一个连续曲线的环绕下,统一且连续,形成虚实相生的建筑形象。蜿蜒的屋顶采用了传统乡村常用的灰瓦屋面,所有外部装饰构件也采用传统建筑的深咖啡色,奠定建筑主色调。
陶砖灰瓦,木窗水院,这些熟悉的元素,构成了对于建筑的基本解读,而蜿蜒的曲线,大尺度的钢结构,则构成了面对时代的新功能。
内建筑的营造一直介于人与环境的“适应”与“改造”之中,建筑与内建筑之间互相成就,相得益彰。共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诠释自然的唯美,演绎建筑的永恒。
室内部分延续优雅的江南乡村生活,为旅客提供轻松、闲适的环境,保留了乡村旅行的田园风光与风土人情。与此同时大大提升空间品质,在享有星级标准的住宿条件下,伴随着鸟语花香,可谓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接待大厅利用挑高的空间配合自然光线,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景象。犹如置身于悠远的竹林之中,晨曦的阳光透过竹林,点点斑斑的洒在地上,地面大理石倒映出层层的光影,“竹”影婆娑,令人神爽。在此小憩,置身自然,闭目养神,放松身心,体会这大自然的馈赠。
酒店大厅的过廊处,天花大面积使用木饰面,整体色调统一协调,木色将旅客自然而然的额带入山林中,骄阳通过天窗为整个空间注进万顷碧波,空间跟随着变幻的阳光舞动了起来。
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的语言,我们也曾停下脚步聆听过乡间田头的那些蓬勃的述说,我们将这述说转化为具象的“叶脉”灯具,体现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全日制餐厅与酒廊临窗而设,在此或用餐或品酒,与窗外的缤纷景象产生精彩的互动,静静的享受着春花开的绚丽,秋叶落的静美。空间中满满的原木色元素,简单质朴的空间使人融入到自然之中。
宴会厅运用沉稳大气的原木色调,犹如秋日累累的硕果,享受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木纹交错衬托出山水意境,贴合自然。天花采用坡屋顶的形式,展现江南建筑的优美。净朗的天空在皓月的照耀下,飘落下片片叶子。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临近自然之境。
千人会场作为整个建筑之中的重要空间,它的营造不仅要与建筑相呼应,而且要展现出大国的风范。立面采用大面积的原木色饰面,顶面运用矩形排列的天花形式,表现出磅礴伟岸的气势。
客房内的人文关怀、舒适度以及各种细节是室内设计师的守则,把最温和,最优美展现世人面前。以美作为空间的骨架,考虑空间的尺度、造型、比例、光色的形式美。
微观万物之表,用镜头捕捉脉络蜿蜒,形色各异的植物,通过影像处理植入到空间中,似物非物的表现手法,会让人产生好奇心,引导人们多视角多维度的看世界。叶脉灯膜影像在无主灯空间里,实现空间主题传达的同时起到装饰照明功能。
在乡村旅游的前提下,我们致力于为客人打造自然、愉悦的空间。空间的色彩采用最朴素的木色,色调清新淡雅。让客人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感受夜晚鸣蝉,听取蛙声一片。
年12月15日,本建筑获得第二届ProAward普罗奖银奖。
建筑是人类发展的宣言,当我们迈向新发展的时候,它往往成为第一声号角。八二人用属于八二人的精神和品质,在神州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新的篇章。这座与自然共生,多元共享的建筑必将连接起人们对文化的怀念及向往。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立剖面图一
▲立剖面图二
▲立剖面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