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这首诗,层次分明,意境清丽,真像一幅

闲敲平仄两三首,静读诗书方寸心。宋韵唐风文海沐,高山流水遇知音。

依依欢迎您的到来!

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诗中有画”并非王维所独有。如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如李贺《竹》:“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在俯仰之间,诗人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很唯美的春竹映水图,有颜色、有光感、有动态,惟妙惟肖。

然而,王维诗中的画意更是别具特色的。他的诗中的画意不仅有形似,而且富有神韵和气象,不仅有形态、色彩和构图,而且有光线和颜色的和谐映衬,明与暗的对比,远近、高低、大小、虚实的巧妙布置而形成的层次感、纵深感,甚至还能表现出亮度、湿度。

就比如本期依依要和各位亲分享的一首五言律诗。小诗描绘初夏时节,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农民抓紧了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使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景色优美且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语言秀丽,情调明朗健康,意境清新,明净、开阔,宛若一幅优美迷人的水彩画,表现了王维高超的写景艺术才能。全诗如下: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唐.王维《新晴野望》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喜欢诗词的友友可以读下《唐诗鉴赏辞典》。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中国古诗词大全集高中生文学鉴赏工具书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3购买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看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首联通过“原野旷”和“无氛垢”六个字,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经过雨水冲洗,空气特别清新明净,没有丝毫尘埃,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的乡村原野。把读者一下子吸引住了,清新唯美,宛如世外桃源一般。读这句诗,对于生活在农村或郊区的友友来说一定深有感触吧?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诗人纵目四望:远处,可以遥遥望见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连着溪流的入河口。

“郭门”对“村树”、“临”对“连”、“渡头”对“村口”,对仗工整。另外诗友们有没有发现,这首五律居然是押则韵,在律诗中比较罕见。

颔联远近相称,动静结合,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天然绝妙、充满生机的画面。学习格律诗写作的亲,可以读下《赏读诗词的同时和我一起学习格律诗写作》。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

“白”字和“明”字,非常准确地表现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河流溪涧比平时显得明亮夺目;

“碧”字和“出”字,也十分逼真地描绘了雨洗远山,格外碧绿,雨后空气清新,山背峰峦得以叠现。

颈联同样对仗工整,描写的也非常精练传神,学习律诗的亲可以学习一下。这两句是这首诗中最为精彩的两句:这两个意象画面都紧扣着雨后新晴的特点,因而生动、具体、逼真,在总体的静态中富于动感,清幽明丽,生机勃勃,决非泛泛写景。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这两句为全诗点睛之笔:

①前三联,目之所及,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山水画卷。

这幅画美则美,但似乎缺了点什么。聪明的诗友一定想到了,对那就是生机。王维作为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大师,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于是就有“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画龙点睛”之笔。虽然只是虚点一笔,但为之前所描绘的静态图,平添了无限生机,动静映衬而使这幅诗中画整个活起来了。

读者仿佛能看到,在山青水秀的村庄里,“农人”们一家大小在田地里欢快地忙碌着,他们的笑声在青山间回荡。

②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

小结:王维是大画家,善于以画家的眼睛观察和描绘景物,又精通画理,擅长将绘画技法运用于诗中,所以王维的诗最富于绘画的效果,既有画意,又有画理。

这首诗格调明朗、清新,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王维这首诗,层次分明,意境清丽,真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各位亲,诗词赏读完了,你有何感想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或留下您美丽的诗篇。#王维#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一首诗仅二十个字,情景兼容,使人恍若身历其境,历来广为传诵!

两首“清明”诗词,一首清新唯美,一首以景结情,发人深省!

这首“寒食”小诗,以轻丽之笔,写出承平景象,深得当时皇帝激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