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场秋雨,
让莱芜区高庄街道苍龙峡又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苍峡雷鸣”景观再现,
你可曾亲身体验“苍峡雷鸣”的盛景?
一起来欣赏!
00:33“苍峡雷鸣”是莱芜区八景之一。每逢雨季,苍龙峡内洪流飞泻,发出雷鸣般的声响,传之数里,形成“苍峡雷鸣”的自然奇观。
摄影:李庆林
摄影:李庆林
摄影:李庆林
苍龙峡分布着4.5亿年前古生代石灰岩,经地质构造运动及水流的长期冲刷,形成峡谷陡崖和溶洞水潭。峡壁天然的溶洞,有的大如客厅,有的深不可测,有的洞洞相通,怪石林立,极具观赏价值。
摄影:李庆林
苍龙峡峡岸怪石嶙峋,石刻众多,其中,“醉翁”二字尤为引人注目,堪称苍龙峡的“点睛之笔”。
“醉翁”摩崖石刻在苍龙峡东岸北端,刻面高56厘米,宽厘米,落款虽已残损不全,但仔细辨认,第一字尚存“蘇”字模样,草字头与“鱼”模糊可见。据金石学家吕建中先生考证,此摩崖应为北宋后期苏轼所书。
苏轼曾经两次到过济南。第一次在宋熙宁九年(年)冬。这年十二月,苏轼调离密州欲去徐州赴任。赴任前,经潍、青二州到济南与亲朋及苏辙三子会见,盘桓月余,其间曾到过灵岩寺。二是宋元丰八年(年)秋。这年十月二十日,苏轼从登州被召还朝,路经济南,在长清写下了《真相院舍利塔铭》,年底从郓城出山东。那时的苍龙峡,早已是莱芜名胜之一,苏东坡自是慕名前来。“醉翁”二字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传世苏轼笔迹暗合,当是苏轼亲自书丹。无论深秋还是初春,苍龙峡上游河水不大,峡内可见冲峡之石颓然卧地,犹一老者醉酣,故题“醉翁”二字。苏轼非常喜欢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元祐六年(年)曾受人之请,分别用楷书和草书书写了《醉翁亭记》全文。
摄影:李庆林
苍龙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