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乡村四月的风景是这样子的,看完后很多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1022/4715448.html

图文:愚伯的自留地

前天中午到丰县欢口老家时,父亲和村支书到田间去丈量土地了,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不少在外务工的人员相继回村,承包土地,成立合作社,这种情况几乎遍及各村,看来,新的一轮的“上山下乡”,绝非空穴来风。

故乡的四月,生机盎然,村庄被绿树环绕覆盖,眼目所触之处,满是绿色的掩映和浸染。空气清新,呼吸爽滑,村民们迈着不紧不慢的调子,面对一茬又一茬的忙碌,平和而从容。这样的奢侈,大都市人只能在梦中享有。

先看看老家农村的天气吧,云淡风轻是最好的诠释。由于相机的性能问题,我实在没有能力把湛蓝明净的样子得以尽显。

风不大,云缓缓的飘过,不再返回,像是一些在外务工的游子一样。

拍摄点:唐庄村刘庄

在绿色的映衬下,一切显得那样柔和而静谧。

拍摄点:徐楼

柿子树已经开花了,一根不服约束的枝蔓长长的伸向天空。

拍摄点:司堂

在一处水泥地的裂缝处,这株不知名的小花长势很茁壮。

拍摄点:欢口镇隆华商务宾馆后

农户的墙头上,一锅辣椒苗在阳光下,尽情的吸收着空气中的养分,再过几天,它们将被移出,分别栽种,团聚的日子面临结束,也许,分别是走上成熟的开始……

拍摄点:肖庄

野生山药在地头无所顾忌的攀延,它不像人那样,太在意他人的目光。

拍摄点:董集村口

放假了,两个顽皮的孩子在镜头前,无拘无束的摆上自己拿手的动作。

拍摄点:姜庄

在一块大木头下面,几束小花勇敢地探出头,这个世界永远属于不屈不挠的人或物。

拍摄点:聂胡同

野生的桑树,趁着农民伯伯懒得上田的间隙,一下子窜出米把高。虽然最终的结局是被“连根拔起”,但如今,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成长。

拍摄点:张黄庄

孩子的世界里,似乎和狗狗难逃干系,似乎没有狗狗的童年,不是真正的童年。

拍摄点:唐庄

外出归家的人,对老家的一切似乎充满了好奇,不是社会变化快,而是我们的思维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

拍摄点:唐庄

花椒树在房屋的墙角扎根,可以想象它的未来有多坎坷。

拍摄点:大营

在麦田里行走,在五月这个时节,似乎充满了诗意。

拍摄点:仇庄

这种对南瓜蔬菜幼时的防护,是儿时最拿手的好戏。

拍摄点:陈大庄

破碎的药罐里被置之一旁,但生命会从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破土而出,爆发出始料未及的力量。

拍摄点:于坑

最喜欢拍这样动感的画面,尤其的在麦田之间。

拍摄点:黄店

这位在家务农的村民,据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拍照,为此,我忽然发现之间做了一件很有成就很有意义的事。

拍摄点:唐庄

绿色是五月的主色调,而香菜花的帮衬,使绿色的内涵注入了更质朴更深邃的内容。

拍摄点:赵庄村

先前盛装粮食的洋灰缸,被时光淘汰,它落寞的归宿,象常常无奈叹息的爷爷,日子,被岁月的车轮无情碾过,没有人能阻止这日新月异的变迁。

拍摄点:陈大庄

从田间回来休息的村民,生活虽然辛苦,但喜乐的心,却和物质的关联不大,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信仰魅力。

看到一家养殖土鸡的小伙,感觉异常亲切。这鸡窝,陡然间就攫取了我的目光。

现在是收购蒜薹的最佳时,几乎每个交叉口的路边,都在上演讨价还价的一幕。

拍摄点:徐楼路边

赶集的百姓来来往往,现在几乎看不到骑自行车的了。

拍摄点:后大营

这条长长的管道,是浇灌用的。

拍摄点:于口村田间

高高的立在空中,却结实稀少,不知道是否应了这句话:趾高气昂的人,总是昂着头,柔和谦卑的人,却不是这样……

拍摄点:王庄

悠闲的散步,并非人的专利。

拍摄点:宋寨

被抛弃的命运,并非在某个村发生。

拍摄点:吴园

散落在路边的麦种,落入土壤中的,也许是五十倍一百倍的收成。

拍摄点:杨董庄

呵呵,和上面的内容很类似,却是完全不同的地方。

拍摄点:六里庙

现在的农村,使用煤气已经普遍,这样好的柴活,已经不再是香饽饽。

拔蒜薹的村民,劳动,是他们一生的事业……

拍摄点:未知

拔蒜薹的村民…

拍摄点:李集

看望教会昔阳弟兄的孩子丁丁,很懂事很听话的孩子,临别时,送我们很远很远。

拍摄点:黄楼

罂粟,在普通百姓家,并不罕见,但一般不会超过两株。因为,那是罪与非罪的界线

拍摄点:温寨

房子外面疯长的野生山药。看到这些,忽然抱怨起家养的花来,浇水施肥,尽心尽力,却一命呜呼。

拍摄点:吴庄

五月的老家,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俯拾皆是的杨棉,每次出行,都要戴上口罩,杨棉很美,但美有时却是一种伤害。

拍摄点:欢口村

像白雪一样的铺满地面,儿时常常一根火柴就让它灰飞烟灭。

拍摄点:宴(yan)庄

杨棉侵蚀下的韭菜,像是雪地里艰苦成长的“勇者”。

拍摄点:yin彭庄

即将成熟的杏子。优雅的样子,让人忘记了它现在的苦涩。

拍摄点:唐庄

最常见的,也是最地道的农村味。

拍摄点:仇庄

已经结出果实的面条子棵,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它曾是我们儿时最爱吃的野菜。

拍摄点:丰王

第一次上镜的姐弟,拘谨的样子昭然若揭。

拍摄点:于堂

实际上,他们是来帮奶奶拔蒜薹的。虽然现在农村的孩子不比以往,但吃苦精神犹存。

拍摄点:同上

见我连续拍照,姐弟才心满意足的回去。我才发现车厢里,已经装了满满的蒜薹。

这样晾晒被子,相信很多农村人不会陌生。

拍摄点:闫吴庄

亲戚来了,赶紧去迎接……

拍摄点:唐庄

大麦,好美的身姿……

拍摄点:王海

“作秀”的孩子,少年不知愁滋味。

拍摄点:唐庄

如果能再回到童年,该有多好。

拍摄点:唐庄

田间的风景……

拍摄点:朱庄

路边的麦苗,在我眼里是一处地标,一处绝妙的地标。

拍摄点:邓庄

杏子,因为与众不同,才吸引人的眼球。

拍摄点:唐庄

顽强的小桑树。

拍摄点:薛庙

留守在家的孩子,与狗为伴。

拍摄点:唐庄

最后一处槐花,做着最大限度美的呈现。

拍摄点:薛庙

孩子走到哪里,小狗就到哪里,童年,似乎永远没有孤单。

过滤灰土的老人,为即将的秧苗做准备。

拍摄点:唐庄

玩游戏的大人和孩子。

拍摄点:唐庄

五月田间的整体形象,绿色盎然,绿意葱葱,一碧千里……

拍摄点:和事楼

槐叶竟也如此沉静美丽……

拍摄点:杜李庄

拍摄、剪切、文字,共耗时两天多的时间,很辛苦,但分享的喜悦和意义使我放下了一切,也忘记了一切。如果你希望再看到这样的家乡图片和文字,请随手分享给周围的“小伙伴”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