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10日下午4时,“窥见方寸——马丹个展”、“本自具足——王鉴为个展”在艾米李画廊A、B两个空间同时开幕,两个个展呈现了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又同时对于当下的社会和现实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马丹
窥见方寸
MaDanGlimpseofaSmallWorld
艺术家Artist:马丹MaDan
开幕Opening:.8.10(周六Sat.)4pm
展期Duration:.8.10-10.6
地点Venue:北京市朝阳区机场辅路草场地54号院
No.54Caochangdi,ChaoyangDistrict,Beijing
◆◆◆
马丹个展“窥见方寸”于8月10日下午四点在艾米李画廊A空间开幕。展出了艺术家“窥见方寸”系列的最新作品,以《六月天的甜蜜阳光洒入房间》,《“博斯号”带起的涟漪》等作品为代表,此次展览中的每幅画都是第一次正式面向公众。
艺术家马丹
马丹年出生于中国云南,于-年间师从著名画家毛旭辉,在云南大学艺术学院学习艺术,也是毛旭辉任教该艺术学院以来的第一批艺术家。她的作品透露出一种让人猝不及防的单纯。这种单纯不仅因她笔下绮丽的云南风光,更因为她内心对单一和纯真的美好向往。
窥见方寸——六月天的甜蜜阳光洒入房间
Glimpseofasmallworld-SweetsunshineofJunepouringintotheroom
xcm|布面油画oiloncanvas|
窥见方寸,顾名思义通过可视世界,产生一个与现实世界同样复杂的意识世界。这次展览强调的是一种无意间的觉察,一种无意识状态里瞥见的诸多内心活动,如同日记般的喃喃自语,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我精神审查。以绘画的形式,进行内心的一种逃避,歇息,自审和成长。在方寸间,光阴悄悄流逝的同时,总有一些值得被珍藏的东西,比如:遗忘、恐惧、向往、怀疑以及那些艺术家自己也无法具体描述的东西,都慢慢的在画面的不同纬度中被描述出来。
马丹成长于乡林,她对于大自然的观察已形成一种能力。自然花草动物的形象,丰富了她在生活中的体验,也积累艺术创作的资源。我们在她画里看到植物的美妙形态、小黄鸭和大白鹅的逗趣行径、被风吹著变换队形的白云以及小女孩独自行走在路上的背影,马丹以自己幼时孩童模样进入画面,在生活与梦想之间游历。
“博斯号”带起的涟漪TheripplesbroughtbyBosch
xcmx2|布面油画oiloncanvas|
马丹也隶属于和电视、媒体、网络与虚拟现实共同成长的一代人。她的人物形象并非写实或模仿,而是通过回忆或简化来表现,有点类似于波普艺术中的肖像或宫崎骏动画的主人公。马丹痴迷于蔚蓝的天空和超现实的奇境,以新作品《“博斯号”带起的涟漪》为例,马丹以荷兰早期绘画大师博斯作品《尘世乐园》为灵感,在画面情景设置中加入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火龙果形状的“潜水艇”,上面长出来一个大大的气泡,里面关着一对情侣青苹果,似乎在隐喻爱情如泡影一戳即破,以及人面对欲望时心里明明有所指引,但却故作镇定,欲擒故纵的世俗姿态。
马丹作品的力量和独创性在于她对存在的哲学的探索,对美学、纯粹性和诗意的追寻,通过绘画中的结构和表现将其融为一体。正是这一点,让她在今天的艺术舞台上脱颖而出。马丹作品的名字,以及她素描本里的一段段文字,就像童话故事脚本一般,讲述她的冥想和凝视的对象。比如《窥见方寸——六月天的甜蜜阳光撒入房间》中写道:“有些美好,为了确保它真实可信,会忍不住拿出来反复咀嚼,最终后果是被分解成几个强有力的细枝末节,再由时间无数遍过滤之后,细枝末节外留下的是触碰到这一类美好所激发的种种,比如抚仙湖的立体浪花拍到脚面,或是六月天的灿烂阳光撒入房间,最终无论这种美好变成什么形状,它都是我内心深处可以安心歇息之所。”
明媚中飘来一缕勃鲁盖尔Bruegelundersunshine
xcm|布面油画oiloncanvas|
马丹的油画作品,让我们感受到纯真的美与爱,面对自然、现实、考验与梦想,她的绘画总是能将一缕阳光带入我们的心里。艺术可以对应哲理,也可以浪漫愉悦。她手绘的风景比数位时代的「虚拟现实」更逼真自然,而富有情感。在现实和想像世界里混同交错,并置于明丽高彩度色调中呈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引领我们看见引人入胜的视觉新世界。
同时,马丹作品画面中也潜藏着苏格拉底式的自我认知追寻和关于智慧的探索,以此次展览中的作品《明媚中飘来一缕勃鲁盖尔》为代表,画中看似热闹极了的场面总是带着一些冷漠和互不相连,这种热闹和冷峻的反差,莫名的吸引着观者一个个去研读人物的不同表情,揣测他们的身份,并试图与画中日光下的小女孩身份进行置换,感受灼热的外部温度和放空的内心世界,体味画中的矛盾与疏离。
马丹作品的魔力在于她打开了通向内外之美的窗口。对她来说,绘画首先是超越表象的,是对美的探求,是天地之间的精神之旅。
王鉴为
本自具足
WangJianweiBeSelf-Sufficient
艺术家Artist:王鉴为WangJianwei
开幕Opening:.8.10(周六Sat.)4pm
展期Duration:.8.10-10.6
地点Venue:北京市朝阳区机场辅路草场地54号院
No.54Caochangdi,ChaoyangDistrict,Beijing
◆◆◆
艺术家王鉴为新作展——“本自具足”于年8月10日在艾米李画廊B空间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最新创作的绘画作品“本自具足”系列,以及根据作品风格创作的汝瓷雕塑系列。这也是画廊和艺术家合作的第二个个展。
艺术家马丹艾米李画廊创始人李颖Amy艺术家王鉴为
王鉴为出生于书画世家,自幼研习书法。曾就读于中国书法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和中国画研究院高研班。这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艺术家,将书法、太极内化于自己的创作,结合当代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强调中国画“以线造型、以形写意”的美学特征的同时,通过简化的视觉形象对传统绘画元素进行转译,创造了其独一无二的艺术语言。早期的“一念”、“混沌”系列,到近期的“游于造物”、“本自具足”系列,王鉴为的创作脉络逐渐清晰。从其最新的一系列作品——《我带着时空而来》、《本自具足》、《因果不空》中,可以窥见艺术家描绘的精神世界受中国道家文化影响,更加注重对于“气”的描绘。这种对于“游乎天地之一气”的表达,正是对中国古人通过静修而达到“万物毕得,翼然自来”的人生境界的当代化呈现。如此,王鉴为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绘画相结合的课题研究,已经迈出了卓有成效且非常关键的一步。
我带着时空而来Icamewithtimeandspace
纸本水墨、丙烯、铅笔ink,acrylicandpencilonpaper
xcm
王鉴为的作品有呼唤人类灵性之意,“本自具足”系列更是想表达“自我”与“万物”、整个宇宙乃至多重宇宙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造物主”,我们“本自具足”,拥有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我”带着时空而来,万物也因之而生。人们应该由过度的“向外”找寻转向“向内”的探索,觉知到自我与宇宙之间的连接,提升自我的维度。
他在创作中使用平涂的手法将所有的背景平面化,并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抽离出的“佛”和“云”的形象,反复出现在不同的场域中。在他看来,“佛”就是“众生”、“万物”,也是“人”。而“云”就是“气”,“气”是“道”的显化,是“近道之物”。“道”可以理解为一种宇宙能量,万物都来自于“道”。
本自具足之九Beself-sufficientNo.9
纸本水墨、丙烯、铅笔ink,acrylicandpencilonpaper
xcm
王鉴为作品的画面恣意纵横、雄奇怪诞,同时又沉默内敛,仿佛与这个喧嚣的世界无关。各种“硬边”并置挤压出来的“空间”营造出了很强的能量空间。他将一粒沙、一朵花,山河大海、日月星辰,“天人合一”的交感,乃至无数个重叠宇宙都纳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希望用尽量简化的当代视觉语言来表现一个“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世界。
禅宗六祖惠能在《六祖坛经》中说:“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正是艺术家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和诠释。艺术家希望在这个展览中,不仅能让观众感受到“自我”能量的迸发,还可以遇见“另一个自己”,开启全新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