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烈日如火,随着一声“老铁,出发”的招呼,一位6旬老人穿着满是口袋的工装、斜背起相机,跟随一支队伍朝金华市婺城区西南山区出发。这一次,他要拍隐藏在深山中的美丽乡村。
老铁叫楼正余,是金华市婺城区琅琊镇琅琊滕村人,今年66岁。他的父亲素以打铁为生,由此村民们都叫他铁锤。年岁渐长,老铁的称呼自然就叫开了。三年前,缘于一次偶然的机缘,他拿起了相机,玩起了村民眼中的“时兴事”,开始用镜头见证农民的“小康梦”。
田间地头走出摄影师
扛起锄头种粮,放下锄头摄影。老铁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年到头忙于田间地头。然而,心里总有个“摄影梦”,让他直惦记着。
40年前,家里穷,为了脱单,老铁咬牙省下近两个月的收入,买来了一台二手相机。又恰逢分田到户政策实施,为了在耕田时用上拖拉机,他不得不把相机卖了买了柴油。
再次买相机,缘于农村的巨大变化。近年来,琅琊镇着力打造“水墨琅琊”生态小镇,白沙溪两岸风景如画,水乡古镇焕发新生。看着美景,老铁按捺不住内心的想法,于年买了一台佳能D。
一个只有小学五年级基础的农民,怎样才能学好摄影?面对着数码相机,完全是“小白”的老铁,坚信只要比别人多下功夫,一定能拍出好照片。于是,一有空闲他就拿着相机走动,看到值得拍的就按快门。
年9月,听说婺城区文化馆举办免费摄影培训班,老铁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我学好技术就能把农村拍得更美。”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参加3期,每一期培训成果展上,都有他努力的印迹。
老铁还在家里一角开辟了工作室,一台普通电脑、一个打印机、一台佳能6D2、几行杂物货架,就是全部摄影家当。在这里,他戴着老花镜,用并不灵活的手按鼠标打开一张张照片,熟悉图片类型、大小、光圈、曝光值、感光度等信息,尝试软件修图,同时学习使用手写输入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