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广才
我奶奶在世的时候,常给我们兄弟姊妹说,七月八月看巧云,并常常教我认识云彩,这是疙瘩云,这是火烧云,这是瓦块云,这是扫帚云、这是朝霞,这叫晚霞……,在奶奶的影响下,观看变化多端的云彩,成为我的喜好,也为我在家乡的岁月里,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家乡是山区,四面环山,飘移的白云,披绿的群峰,叠翠的山坳,是夏未秋初特有的景色。立秋后,天高气爽,长空碧蓝,白云悠悠,如遇巧云,变幻莫测,更有诗意。
我喜欢早晨欣赏东方的彩云,农村的孩子,没有几个睡懒觉的,大人趁着凉快出去干活,孩子们也要出去割草挣工分,这就有更多的机会享受自然的美景。太阳快从东方出来的时候,日光把云彩染得色彩斑斓,有的火红,有的金黄,有的是条状镶着金边,色彩有浓有淡,金碧辉煌。彩云也把山峰和大地映红,和满山遍野的高粱、谷子组成美丽的画面,勤劳的村民也身披霞光,那景色令人着迷。黄昏的彩云更是让人如痴如醉,落日余晖把西方的天空照得血红,那云的色彩更加艳丽,整个山坳被映得红彤彤的,就像仙境一般,美伦美奂,我便跑到村南的路上,静静地欣赏,融入这迷人的画面,身心极为舒适和惬意,感觉世界是那么的美好。
蓝天白云,是小时候的最深的记忆,特别是雨过天晴,天空、大山、田野被洗得洁净无尘。看着大块大块的云彩,在空中轻飘,它的影子在地上快速移动,漫过山坡,漫过田野,漫过河流,再漫过山顶,直到消失。有时雨后,西北风起,空中的云彩像万马奔腾,在风的呼啸中,贴着山尖向东方飞去,偶尔会看到太阳与云彩背道而驰,好像太阳在云层中穿梭,那场面着实让人震撼,看着灵动的飞云,胸中的豪情也激荡起来。有时一阵雷阵雨立马放晴,头顶是蓝天,在阳光的映照下,四周的云彩颜色不一。南山之上白云飘飘;北山之巅则移动着镶着银边的乌云;而西边的云头呈白色,下面的云则是灰色,越往下颜色越重;东边则乌云密布,给人的场景就是魔幻。有时白云藏在山顶的后面,一点点飘动,像是山在动,那白云又像是从山顶升出,又慢慢消失在山巅。有时,空中是灰色、白色、色相间的云层,太阳不时从云的缝隙中射出,照在山上,照在羊群,照在村上,照在水面,那色彩就像一幅国画,别有韵味。
雨前的云,虽然让人感到压抑,但山上云雾缭绕,却是难见的景象。村东南四里处有一高山,名谷山,现称夹谷山,据有专家考证,此山曾是齐鲁会盟地,如今己建为风景区。每年的雨季,时常山顶云雾飘缈,时隐时现,有临近仙境的感觉。家乡有谚语:“谷山戴帽,大雨来到”。标志着雨季的来临。
空中的云彩,变幻莫测,因家乡的山南北山离村近,东西山则离村较远,看云彩的变幻在东西的空中比较多。届时,在远处的山顶处,你会看到云彩慢慢积聚,越聚越多,越升越高,在太阳的照射下,层次分明,云头犹如花瓣,老人称之为疙瘩云。云层上升到半空中,感觉离云越来越近,这时云头处便开始变化成不同形状,有时像人,有时像绵羊,有时像头牛,有时像大像,有时像老虎,有时像列车奔驰,有时又像棉花堆在一起……,每逢遇到这神奇一幕,便放下手中的活计,静静地观看,直到变幻的景色慢慢消失。几十年来,这样的画面时刻萦绕在脑海,成为挥之不去的家乡记忆。
有月色的夜晚,飘在天空的云是一种阴柔的美,月光皎洁,天空深遂,星光闪烁,朵朵白云,无声地飘移,像悬在空中的绸布,透过月光的云,又像轻纱,曼妙无比。月光下,是朦胧的群山,静静的庄稼地,安谧的山村,一切皆诗情画意。望着朵朵云彩,沐浴着月光,享受着宁静。这时,奶奶会指着银河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说七月七这天,喜鹊少了,都去天河搭桥去了,为的是让他们相见。再望夜空,更感到神秘,那飘移的白云,也是去为牛郎织女架桥吗?
家乡看云不同于平原,云、山、大地,是幅立体的画,很有层次感,更有其特有的魅力。太阳的绚丽借助云彩展现的淋漓尽致,云彩的魔幻借助太阳表现的精彩纷呈,并借助风势,改变着形态,像魔术师一样给人类以惊喜。深邃湛蓝的天空就像画纸,而云彩就是可调的色彩,太阳就是美丽的神笔,把长空描绘的多姿多彩,热烈而奔放。夜晚的云则和月亮一起,轻柔抚慰着心身,让你远离喧嚣,退去浮噪,灵魂升华。
家乡的云,成为永久美好的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
壹点号云谷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