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17—19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化思潮,发端于17世纪的法国,在君主专制王权之上的法国资产阶级还未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教会也受制于王权,所以象征王朝伟大和永恒的古典主义艺术就受到宫廷统治阶级的欢迎。古典主义强调理性,17世纪王权是利用理性主义,宣扬王权存在的合理性,即君权神授。
古典主义有积极与消极、宫廷外与宫廷内之分。宫廷外画家的作品主要是颂扬大自然的美和人类的纯真理想,宫廷内画家的作品主要用来歌颂王权。古典主义艺术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强调绝对的美和永恒的典范。他们主张学习自然,但不是真实的自然而是理想的自然,所以无论风景还是人物都与现实生活保持有一定距离,缺乏生活的气息。
法国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有普桑、洛兰、乌埃等,普桑原名(尼古拉斯普桑)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虽然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意大利度过,但风格深深地影响了包括塞尚和安格尔在内的众多后代法国画家,他的重要代表作品《阿卡迪亚的牧人》。
阿卡迪亚的牧人作品解读
《阿卡迪亚的牧人》阿卡迪亚是古希腊的一个地名,传说中这是一块世外桃源般的乐土,这里的人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只有欢乐和满足,没有纷争与罪恶。
画面中的四个人物,围绕一块墓碑上的字在探讨,一个满脸胡子的牧人单腿跪在地上,正一字一字阅读碑上的铭文,在大胡子左侧,有一个牧人手抚墓顶,低着头看他阅读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不识字的人,等待别人口中揭晓答案。女牧人陷入哲人般的沉思,她构成了全画最突出的色彩。画家尼古拉斯·普桑的古典美术作品,以阿卡迪亚石墓碑为主体,碑上写有“我也在阿卡迪亚”,其中“我”指的是死亡。希腊的阿卡迪亚地区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是一个颂诗般的世界。
画面中的人物服饰都是以希腊雕塑服饰为主,体现画家理想与美的相结合。
古典主义作品特点是推崇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传统。它的题材多是神话、圣经、历史故事等,现实生活题材被排斥在外。它在形式上能追求均衡完美的构图和规范标准的素描,多运用概括、简练、明确的艺术语言,不重视色彩。作品规模较大,强调庄严宏大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