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城郊休闲、去乡间踏青,诗和远方就在眼前。5月28日,第十三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启动仪式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常州市金坛区仙姑村举行。今年的乡村旅游节延续“水韵江苏·美好乡村”主题,现场发布全省各地推出的20多项乡村旅游重点活动,涵盖民俗文化、乡村美食、乡野赏花、田园采摘、康体休闲、科普研学、节庆活动等特色主题,广邀市民游客走进乡村,到自然乡野中去、到民俗体验中去,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推动江苏省文旅市场回暖复苏。
仪式上,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大埝社区等7家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等4家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和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步行街等3家首批全国旅游休闲街区获授牌,向大众推出一批优质文旅项目品牌,充分彰显了“水韵江苏”的地域特性和文化内涵。
为满足游客就地近程出游需求,通过新玩法、新体验、新场景,为江苏文旅市场“增动力”,现场发布了年度“水韵江苏·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覆盖“赏花胜地、亲子研学、康养度假、文化体验、农事休闲、红色旅游、乡村美宿”等7大类别,秀出江苏乡村美的风光、美的味道、美的人文、美的生活。
活动当天,仙姑村热闹非凡。“我爱我村”乡村旅游重点村摄影作品图片展,集中展示我省个乡村旅游重点村村民摄影作品,吸睛无数;梳篦、乱针绣、蛋雕等非遗开放体验,舞龙等地方民俗轮番巡演,戏曲、民乐、舞蹈等乡村艺术,好戏连台;山居、乡野、轻奢等乡村美宿集中展陈……
“今天是第二次来仙姑村,现场活动很丰富,像非遗集市这样的,我看了觉得很新鲜。”常州市民胡华静觉得,人在城市中待久了,更向往山水田园式的生活,如果远方去不了,就去家门口的美丽乡村走一走,吃点农家菜。
乡村旅游是创造和扩大文旅消费的重要手段。今年“五一”假期,纳入监测的省内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19万人次,其中乡村旅游监测点接待游客.42万人次。就近旅游新玩法带动新消费,“五一”期间全省旅游消费总额40.7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消费收入10.73亿元。
“近几年,乡村旅游成为更多游客的选择,近郊游、亲子游和乡村露营的新业态不断出现,举办这样的乡村旅游节,正是立足于此。”省文旅厅资源开发处处长陈劲松介绍,乡村旅游越来越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包括智慧监管、智慧民宿和游客互动体验等乡村旅游消费新场景中都体现了数字技术的运用。
本届乡村旅游节还专门设置了“线上专题馆”,将线下精彩搬到“云端”,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云观展、看直播”,共享“水韵江苏·美好乡村”。“这次活动采用线下展示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为市民推介上百件来自全省各地的乡村特产。游客来旅游的时候买一些土特产带走,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带领更多农民致富。”陈劲松告诉记者。
除了精彩纷呈的活动,更有暖心的惠民政策。现场,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村信用联合社专门建设的“乡旅E贷”金融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一批乡村旅游企业代表与农商行代表进行签约,线上贷款为乡村旅游企业金融服务打开加速发展的绿色通道。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钱家渡等6个村与6位驻村辅导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一批驻村辅导员们即将“上岗”,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驻村辅导员建立了一个桥梁,我们到乡村去,提供一份智力的支持,去推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和乡村产品的市场营销,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南通市通州石港镇睹史院村驻村辅导员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侯国林表示,未来会联系相关机构为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策划支持,构建乡村旅游品牌,提升影响力,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为积极应对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今年以来,省文旅厅充分运用政策及资源优势,分别给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一次性奖补资金30万元和50万元;提前安排年度江苏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全省20个乡村旅游项目;为33个乡村旅游旅游产业发展基金项目进行贴息纾困等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为乡村旅游企业“减担子”,为乡村旅游发展增后劲、添活力。
(记者钱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