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印象派的油画,造型扎实,色彩大胆的英伦

#油画#

油画《山桥》

哈罗德·吉尔曼(-),英国油画家,擅长肖像画和风景画。

年,他遇到了西克特,并成为他的圈子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是年卡姆登镇集团和年伦敦集团(他是该集团的第一任主席)的创始成员。

油画《迪耶普西边的风景》

年末或年初,吉尔曼与查尔斯·金纳一起访问了法国巴黎。

他在经销商那里看到的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印记在他的记忆中从此挥之不去。

在返程途中,他在迪耶普附近的纽维尔和西克特来往了一段日子,对印象派的技法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幅未完成的油画展示了迪耶普景色,从港口的西面向东望去,港口的塔楼在中心略偏左的位置。

小笔触,碎色块,很印象派的画法,请看油画《迪耶普西边的风景》。

油画《罗姆尼·马什罗姆尼·马什》

受到法国印象派的影响太深,这小笔触点出来的效果,加上有意无意留出来的透底百点,别有一番韵味。

有一段时间,吉尔曼的很多风景画都是这种画风,从远景开始刻画,越到前景,颜料用的越少,色块变得零碎,并出现透底,留白。

油画《挪威风景》

油画《挪威风景》是很有意思的的一幅油画。

画家把天空画得很灰,却使用纯度很高的绿色画草地,两相对比之下,草地显得绿油油的,有一种雨后的清新感。

油画《莫宁顿新月会》

年,西克特在尤斯顿车站后面的莫宁顿新月会租下了一间公寓和一间工作室。

从年开始,吉尔曼和他的同事斯宾塞·戈尔反复对这条不起眼的街道写生。

这幅画描绘了莫宁顿新月会的背面,很可能是从汉普斯特德路号的花园看到的,西克特在那里有另一间工作室。

红色和绿色,紫色和黄色,这些对比色被做了降低纯度和明度的处理,变成了既有对比又有和谐性的灰色调。

玛格丽特·戴维斯于年购买了这幅作品。

油画《格洛斯特郡莱恩》

油画《格洛斯特郡莱恩》使用平涂画法,好像铺完大色块后就停下来了。

吉尔曼有很多幅画都是这个样子,看着就像是风景装饰画。

油画《在格洛斯特郡》

绿色不好画,尤其是整个画面都是绿色。

吉尔曼使用黑色勾勒树枝、树干,以及填充暗部,这起到了一种缓和对比的作用。

红棕色的树干和绿树、草地形成对比;黄色小花,透过树叶的天空激活了画面,绿色的世界呈现勃勃生机。

油画《小餐馆》

油画《小餐馆》这幅画有两个几乎相同的版本,展示了一座餐厅的内部,很可能是在卡姆登镇地区。

墙上的R.怀特柠檬水的广告牌匾可能表明它是一家戒酒机构,而且顾客们完全是男性。

平顶帽子表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工薪阶层的场所,几乎没有显示客户之间有太多社交互动的迹象。

虽然这幅画的主题与西克特更接近,但吉尔曼被他的同时代人注意到对穷人的生活非常感兴趣,这幅画确实表达了对社会不幸领域的人的真诚同情。

油画《伦敦的花园》

油画《伦敦的花园》,草地绿色的纯度很高,用美术高考的培训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这绿色很“生”。

但画家在这幅画中,把远、中、近的绿色从灰到艳的过渡处理得很自然,前景草地的鲜艳绿色反而很好的表现出干净、清新感。

油画《格洛斯特郡比奇伍德》

油画《格洛斯特郡比奇伍德》的颜色对比强烈。

冷暖色的错综出现,对比又如此明显,视觉冲击力十足。

吉尔曼深受后印象派画家的影响,对他的作品影响最大的是文森特·梵高。

吉尔曼年与另一位艺术家威廉·拉特克利夫一起去瑞典旅行,次年又去了挪威,这激发了他采用后印象派青睐的高调色调的灵感。

年,他在格拉夫顿美术馆参观了罗杰·弗莱的开创性展览“马奈和后印象派”,随后参观了巴黎。

吉尔曼对梵高的持续钦佩体现在这幅作品中,既表现在桥梁的结构上,也表现在蓝色和橙色的主要色调上。

这幅画与梵高的一幅画非常相似,比如梵高年画的《阿尔勒的朗格卢瓦大桥》。

油画《果园》

这幅《果园》采用二维平涂的画法,大色块涂抹的风景装饰图案,这样的画风是后印象派的抽象表现手法之一。

吉尔曼有些画作就是这种画风,很多人以为是未完成作品,但我觉得他要的也许就是这个样子或者是这种效果。

尽管如此,通过英国各地公共收藏品中的作品而使得吉尔曼广为人知的,也只能局限于英伦文化地区。

他的主要作品在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剑桥、牛津、谢菲尔德、布莱顿、韦克菲尔德和格拉斯哥等地都可以看到,这些作品因其形象的力量和大胆的色彩而受到参观者的坚定喜爱。

油画《巴特西的泰晤士河》

他41岁开始自学油画,独创纯真的画风,在艰难生活中大器晚成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