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沈从文作品精选》作者:沈从文。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前言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十四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年在山东大学任教,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是个多产的作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创作的结集约有八十多部。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19世纪三十年代后,创作日趋成熟,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集《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一个作家的写作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与他所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沈从文的独特性源于生养他的那方偏远水土——湘西,而其最主要的文学贡献正是他用卷帙浩繁的小说和散文构筑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湘西世界”。
湘西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与贵州和川东交界,是苗、汉、土家等民族杂居之地,不仅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而且民风淳朴、和谐宁静。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湘西却像世外桃源一般令沈从文心醉神迷、流连忘返。因而,当置身于繁华大都市的作家在目睹了都市的黑暗后,便开始倾力书写湘西的自然风光和乡人民俗,来浓缩其自在、自得的理想人生,讴歌健康、优美的人性。
沈从文以浪漫细腻的笔调,描绘了湘西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缓缓流动的船只、亭亭玉立的吊脚楼、高高矗立的青山,构成了湘西特有的美色。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在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中,更重要的是那一群淳朴、善良、充满活力但又略带“野性”的家乡人,他们不论贫富、地位,没有压迫欺诈,人与人之间坦诚友好、互帮互助。如单纯质朴的童养媳萧萧(《萧萧》),乖巧多情的“边城”精灵翠翠(《边城》),善良机敏的黑中俏夭夭(《长河》)……
读沈从文的作品,总会让人沉浸在一种安详、纯净、静谧的氛围中,那种如诗如画的田园风情,那些单纯美好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他笔下现代“湘西世界”中独有的浪漫神韵。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也是最能体现其“湘西”情怀的一部作品。优美流畅的语言文字、恬静幽美的山村风光、边城浓郁的风土人情,让整部小说萦绕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诗情画意。小说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展开了旷野渡口的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的“天保”、“傩送”两兄弟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天保和傩送都爱上了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爱的是傩送,天保明白实情后,自动退出,驾船下辰州,不幸中途遇难。傩送虽爱着翠翠,但因为哥哥的死,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翠翠终日守在渡口,等待着傩送的归来。小说力图围绕这个恋爱故事,通过对祖孙之亲、父子之情和邻里和睦等人情世态的细致刻画,生动地展现边城人健康、优美、自然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而翠翠的天真善良、活泼纯朴,更是堪称“美”的化身,是现当代文学史上最动人的文学形象之一。
《长河》是沈从文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继《边城》之后,关于湘西人物、风情的又一曲挽歌。小说以20世纪三十年代动荡中的湘西为背景,将吕家坪一户还算殷实的农家的生活娓娓道来,描绘了这一户平常人家在大环境动荡时的沉浮和喜怒哀乐。里面因加上了一点牧歌的谐趣,展现出了一种“自然景物的明朗,和生长于这个环境中几个小儿女性情上的天真纯粹”。这篇小说是沈从文先生在外漂泊十八年后,再回故乡看见各处的变化时,有感而发写成的。其中对故乡民风民俗的记忆、风土人情的依恋,都历历在目,字里行间流露着游子对家的眷恋。
除了选取《萧萧》、《边城》、《长河》这些经典小说作品,本书还考虑到青少年读者的阅读习惯,选取了一些取材于童年视角的作品,集丰富性、趣味性于一体,注重所选小说的可读性和耐读性,让青少年读者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美”、“奇”、“趣”有更加清晰可感的认识。如《往事》就是“我”六岁时发生的故事,《腊八粥》中的“八儿”哭着要吃腊八粥,《猎野猪的故事》中有爱听故事的“小四”,《在私塾》讲的是“我”的逃学故事……
沈从文在小说方面所取得的卓著成就,成为现当代文坛瞩目的焦点,不仅如此,其散文亦别具风格,自成一家。徜徉于沈从文的散文世界,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如诗风光、如画美景,还可以聆听唧唧虫鸣、嘤嘤鸟唱、汩汩水流。他那时而抑扬顿挫,时而行云流水的文字,把天籁都织进字里行间,组成瑰丽多姿、形象生动的湘西乡土风景画。在《湘行散记》和《湘西》等散文集中,沈从文以真实的笔触,描写了那个时代的湘西的真实的社会生活画卷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强烈的民族精神,感染了广大读者,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并且,沈从文的散文涉及生活和人生的方方面面,其真挚的感情、深刻的人生领悟也是感染读者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