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损害调查之初步调查

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bdfyy999.com/

首先要做好资料搜集与分析。

1.背景信息调查搜集。背景信息调查搜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区域的气候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调查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的大气、地表水、沉积物、土壤、地下水、海水、海洋沉积物的历史和应急监测数据;调查区域内人口、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土地利用现状,居民区、饮用水水源地等敏感点信息,以及能源和水资源供给、消耗等信息;调查区域内主要产业构成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调查区域内主要生物、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状况、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结果等信息,以及主要厂矿和建筑物的分布情况。

2.基线信息调查搜集。基线信息调查搜集的主要内容包括:针对调查区域的专项调查、学术研究以及其他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状况等相关历史数据;针对与调查区域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等类似的未受影响的对照区域,搜集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等数据;污染物的环境标准和环境基准;专项研究。

3.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信息调查搜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信息调查搜集的主要内容包括:污染源的数量、位置和周边情况等信息;污染排放时间、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和排放频率等信息;污染源排放的特征污染物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浓度等信息;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外环境生成的次生污染物种类、数量和浓度等信息;林地、耕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自然状态以及野生动植物受到破坏或伤害的时间、方式和过程等信息。

4.受损生态环境质量信息调查搜集。受损生态环境质量信息调查搜集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受损生态环境的文字与音像材料以及遥感影像、航拍图片等影像资料;受到影响的大气、地表水、沉积物、土壤、地下水、海洋海水等环境介质的质量变化;受到影响的植被、动物等生物的类型、结构和数量变化等情况;调查区域的历史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相关资料。

5.污染清理情况信息调查搜集。污染清理情况信息调查搜集的主要内容包括:污染清理的组织、工作过程、清理效果与二次污染物的产生情况等资料信息;污染清理的现场照片和录像等音像资料;污染物清理转运、物资投入和工程设施等信息;污染清理过程委托合同、票据等污染清理处置费用证明材料,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监管证明材料等;其他与污染清理处置相关的材料。

6.资料分析。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识别资料中的错误和不合理信息,对于不完整、不确定信息应在报告中说明。

其次要做好现场踏勘。根据生态环境损害具体情况和生态环境损害评估需求,开展现场踏勘,并填写现场踏勘记录表。

1.现场踏勘范围。对污染环境行为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以污染源、污染物的迁移途径、受损生态环境所在区域为主要踏勘范围;对破坏生态行为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以受损或退化的生物所在区域和生态系统为主要踏勘范围。

2.现场踏勘的内容和方法。现场踏勘的工作内容可包括:污染源。造成污染的各种来源,如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贮存情况,污染物非法倾倒、事故排放、临时堆放泄漏情况,以及安全和交通事故、自然原因造成的污染物泄漏等状况;迁移途径。污染物在环境界面的物质交换及长距离迁移,如污染物在土壤-大气、土壤-地表水、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沉积物等界面的物质交换过程;以及污染物在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等介质中迁移、扩散、转化以及长距离运输的过程;受损环境情况。由污染造成的大气、地表水、沉积物、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和潜在影响区域;区域状况及环境敏感点。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可能影响污染物迁移扩散的构筑物、沟渠、河道、地下管网和渗坑等要素,区域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等自然状况,居民区、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周边区域环境敏感点;生物的动态变化情况。观察调查区域内植物群落的类型、群落的层次结构,动物种群的结构特征、行为特征和栖息地的情况,着重识别调查区域的指示物种,以及指示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和生境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生态系统。对于森林生态系统,分层(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踏勘观测;对于湿地生态系统,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