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几天雨,武汉的天气又凉了下来。走在外面,得穿一件外套,不然感觉还有些冷。
天空时而蓝天白云,一会儿又开始漫天乌云,还好没有下雨。
走进东湖,行人寥寥。但公园里却是鸟声阵阵,还有舒心的音乐。有风,一时吹过,树枝沙沙作响。
刷码,测体温进门。一块“东湖揽胜”的大条石,迎接着游人。而它只是静静地立在高大的加拿利海枣树下。整个东湖里不缺少这类高大的身影。直耸云天的松柏,高高直上的梧桐树,把柏油路夹在中间,或者静立在一汪水池旁边。
说到湖,说到水,就必须说到柳树,尤其是水旁的垂柳,这个长期存在于中国文学中的水畔标志。今天有风,柳枝随风轻轻摇曳,很有一番风味。而这湖水也是一片涟漪,只是,太阳时出时隐,不能总是看不到波光粼粼。
天气不好,湖畔远望,远处一片蒙蒙。湖中的野鸭子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一直没有发现。
园林里少不了的是竹子,一般都是一根根的簇在一起,拥成一个个小集体。竹丛之下一片片枯黄的败叶落在草地上,这就是生命的轮回往转。
现在不是梅花开放的季节。在“小梅岭”里只能看到一颗颗梅树,满树的绿色,还好那独特的梅树的风姿还在那里。看不到梅花,但梅花树的风骨还在,更多的是一种生机盎然在其中,这是这个季节所有植物都带有的一种气质。
在高大的松柏之下,经常能看到一些热带植物,像八角金盘、蒲葵之类的。它们吸引人的是那与众不同的叶子。蒲葵的叶子如蒲扇一样,就像人的手掌一样,手指一个个分开。一根主茎之上无数个手掌左右排列在一起,很是规整,而不拥挤,算是错落有致吧。
小孩子来到这里,也有让他们感兴趣的地方,那便是“寓言雕塑园”。
一个个寓言故事用雕塑的形式立在那里,大人们总是喜欢让他们猜猜讲的是什么寓言故事。有些用石头雕刻的过于方正,有些难度,少了一些立体感。
盲人摸象当然也有一些一目了然的,当然是立体感很强,而且还着了颜色,很古朴的感觉。
掩耳盗铃其中最大的一个雕塑刻在一面墙上——愚公移山。人物众多,场面恢弘。
愚公移山在“愚公移山”前方还有个金属雕塑——“叶公好龙”,古铜色的,像是金属的。
叶公好龙东湖面积很大,主线路是柏油路,平平坦坦,平时是有旅游观光车的,现在还没有开行。
当然,说是公园肯定是少不了石板路了。有些石板路,是由大条石砌成的,缝隙间被小草填满了。
这是比较规则的,还有那些石头杂乱铺成的小路,一种天热之美吧,自然而然,不必讲究规则。
道路两旁的褐色的路灯很古朴,上面的灯罩上点缀着梅花。灯杆有镂空的风格。
假山也是少不了的风景,它的造型,只能靠游人自己去联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