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龙泉。
东接瓯越,西邻武夷,自古美好地,
这里,有“瓯婺八闽通衢”、“译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
龙泉,更是已宝剑、青瓷闻名世间,秀美山水间,至今依然保存着不少美好古村。
一起来看看最美的8处古村落,你曾经去过几处?
1金蝉湖村
在龙泉东部与云和域交界处,有一个海拔多米的偏远山村,这里距安仁镇驻地35公里,村内清静开阔,古树参天,土木泥墙依旧,鸡犬之声相闻,似一幅太平盛世之画景。这个村子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金蝉湖,被誉为“龙泉东乡文化村”。
金蝉湖村始建于清康熙十年,刘氏承聪太公先足开创,季、周太公随后来到,故村民以刘姓为主,季周次之,其后有多个姓氏相继迁住。
走进金蝉湖村,只见四面青山环抱,林木葱郁,石拱桥随处可见,古朴,坚固,久经风雨沧桑,依旧岿然不动。全村保留着许多古宅,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古朴风雅,布局合理,独具匠心;有的雕龙画栋,竹叶交窗,花草鸟鱼,人物山水,惟妙惟肖,极为精美。
村中有三座清代古庙,分别是禹王庙、五显庙、夫人殿;刘氏宗祠坐落于南山脚下;四面村口有三百年树龄柳衫古树16棵,最大直径为2.5米,高大古朴,抬头挺胸,直入参天,似卫兵,常年屹立,把守山村安宁,被村民视为“村坊之守护神”。
在村中转悠闲逛,古迹遗存触目皆是,古匾额古楹联等随处可见,最为典型的有保存较好的两幅镂雕对联,一副为“两三间屋古今书,三五棵树云淡月”;另一副为“丹凤选高梧,文莺迁兰苑”。村东面虎山脚下,有一个用六块青石板砌成的石纸炉,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了。
2车盘坑村
车盘坑村,一个已有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因全村村舍沿溪而建,环绕两山之间,形如车盘,故名车盘坑。
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安静的村子宛若深山佳人,天生丽质、风华绝代,却无缘为外人所识。传统的坚守留下醉人风景,车盘坑人有非常传统的一面,他们不但保留下满村的梨树,还完好保留着村后多亩古树林。
即便不是春来赏花,其他季节,这座小山村也同样美到令人心醉。尤其是雨后,那“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的美妙风景更是让人百看不倦。初夏之际,在铺天盖地的碧绿中,蓝到透明的天空下,双脚踏上历经沧桑的石板路,奔跑在这与世隔绝的清凉世界,一不留神心也跟着丢在了那片桃花源中。
3金村
小梅镇金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宋代龙泉窑瓷业主要集中地和青瓷外运第一码头,是独具特色的青瓷历史文化村和名副其实的“海上丝路”启航地。
水是金村一大特色,溪水之上有一座石桥、一条吊桥,进村必从此过,恍若步入一个与世隔绝的秘境山村。金村非常适合夏天来此避暑,看水鸟掠过清溪,听清风吹过竹林,乘竹筏飘荡在山水间,顿时心也变得清凉起来。
4溪头村
宝溪乡溪头村,在龙泉西边,深藏在大山之中,从龙泉市城区出发需1小时左右车程,这里青山连绵,一条宝溪穿境而过。
如今,古朴村落新生,全球11位设计师运用竹、石、土、瓷,历时4年,在此处山恋溪水里重建了这一座村落。一面是极具现代感的建筑美学空间,一面是小桥流水的江南淳朴古村落,越来越的人冲着大咖建筑师的美名前来探个究竟。
宝溪溪头村,这里还有一座千年古窑龙窑,具有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也是村落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一年四季,月月都会有传统龙窑烧制技艺的活动,点火、开窑、现场售卖等特色活动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5下樟村
下樟村,史称云坞古村,属浙江省龙泉市,距市区7公里。下樟村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的文化古村落,因村口有棵古樟而得名。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祖上----北宋名士管师复曾隐居于此,留下了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的千古名句。
这里有着丰富的原始自然生态资源,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村周群峰秀丽,奇岩特秀,常年云雾缭绕,犹若仙谷。村内泥墙木梁,木桥,木栏杆........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景。
6大舍村
地处安仁镇天平山的东南麓,海拔米。村庄座落于半山腰,村里屋舍俨然、村道纵横,梯田和林木分布于村前屋后,村右边三棵年的古树,枝繁叶茂,仿佛在向人们叙述着大舍村的历史沧桑……
大舍村历史上倡礼重教,名人辈出,其中进士三人,拔贡两人,而最为有名的——连元,南宋大舍村人。公元年进士,由横州知州推举至三衢知府,任内连元访贫问苦,礼贤下士,任职期间遇灾年,连元召民抗灾自救,教民掘蕨根制山粉代粮,朝廷闻之,予以嘉奖,赐紫金鱼袋。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大舍村建立起元公祠来纪念他。
元公祠建于清光绪年间(~)。元公祠的门面是楼牌式的结构,门架是青石条,文字“元公祠”、“钦赐”、“宋开禧紫金鱼袋朝散大夫”等清晰可见,图案花鸟鱼栩栩如生,都是阳刻砖雕,和磨面砖块砌筑而成,瓦檐下是宋代的层叠砖斗拱。整个门面至今保存完好。
村内,紧邻着元公祠的是叫做“追远祠”的祠堂,在祠堂的中间悬挂着一块由连战书写的“连氏宗祠”的牌匾。据说,大舍连氏与台湾连战有着同一祖先,只是以前一脉连氏迁徙来到大舍村安家落户,而一脉则迁徙到了台湾,可以说是同祖同宗了。
追远祠门前的举人墩让人不禁浮想百年前的盛况,这一对举人墩为连正钊中举之后所立,逢重要节日,人们会竖上桅杆,张灯结彩。
仁源古社位于大舍村甬道东侧山墙,古社青石条的门架,中门梁上有阳刻双凤抢花,门两边有牡丹,有诗对“帝继唐虞千载咸显懋德”“侯尊叶蔡一方永荷神庥”古社内竖有《中门缘碑》序。其碑文以连元进士为楷模,记录了大舍村的历史和重大史绩。
大舍村内各种古民居纵横交错,层层砖墙后是历史的沉淀,这保存尚好的古民居,是难以复刻的珍宝。除了以上提到的名迹外其实还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比如广居祠、东山耸翠、风水林、五峰别墅、南山拱秀、古道名器。
7住溪村
龙泉市住龙镇的住溪村。澄澈的乌溪江顺村而过,再加上四周环绕的青山,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风景图。
住溪村有古建筑数量处,其中清代建筑14处,民国时期建筑1处。一条余米的老街横贯村中,街两旁清中期古建筑民居林立,青砖灰瓦、马头墙、精雕细琢的木构件,别具一格,宅居错落有致,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风貌。
这里,曾为红军提供有力庇护的红军街,时隔几十年仍保留着那份岁月的沉淀感。古朴的古民宅,还透着一股烽火岁月的气息。门上的弹孔,向我们诉说着曾经的苦难。
走出红军街,就到了廖家祠堂。在大门之外就能看见粟裕将军的铜像。他面容坚毅,沉沉的目光仿佛透过大门,穿越时空,看见了连天的炮火,敌人的尖枪。廖家祠堂二楼是粟裕将军的办公旧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再加一盏简陋的煤油灯。就是在这简单而狭小的屋子里,诞生了许多重大的决策。
住溪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着绿植,光是红军街就有八千多的盆景。年住溪村更是被评为了丽水市最美村庄。日升日落,春去秋来,门前那抹碧绿始终未变。
8大窑村
市区南向45公里的琉华山下,明代以前称“琉田”,是龙泉青瓷的起源地和中心产区。
大窑村在群山环抱之中,溪水穿村而过,水声轰鸣,村中的房屋用土坯夯筑,土坯墙上混杂了大量古瓷片、窑具,指尖划过土坯粗犷原始的纹理,岁月仿佛也成了触得着的东西。
由于山高谷深,大窑村总是云雾缭绕、细雨纷飞。黝黑的石头垒砌的路基,石阶上绿油油的青苔,行走在大窑村,眼尖的人若在路上捡起一片瓷片,说不定就与宋明朝代“牵了一回手”。
古村记独立整理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