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干旱缺水地区是否该打造水景观议甘肃张

中科公益抗白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5/content_20140087.htm

文章来源:海洋与湿地

笔者近日惊闻,在干旱少雨、水资源十分紧缺的甘肃张掖,竟建造了30余个人工湖,水域总面积达余亩,相当于个足球场大小。据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张掖督察反馈,这些人工湖波光荡漾,宛如“江南水乡”。

年8月23日,督察组前期暗查发现,芦水湾生态旅游景区建有违规人工湖。(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供图)

年盛夏,在甘肃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出现严重干旱的同时,在一些旅游景区却在开展各种水上运动观光项目,这一强烈的反差,不禁让人陷入深思。

自年起,张掖市先后陆续修建了众多人工湖及相关水上设施,打造了别具一格的水景观。尽管颇受人们的青睐,但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的地区,打造并维持如此规模的水景观,想必付出的代价也不小。据督察组多方调查、取证发现,这些人工湖里的水,实际上是长期违规取自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张掖市为了打造令游客喜爱的水景观,长期违规从黑河流域无节制取水,并无视相关地区河道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未经批准在黑河干流建设3个橡胶坝用于蓄水,致下游主河道十几公里断流;还在黑河泄洪河道西河上建设16座水坝,严重影响到河道行洪。这不仅给本就生态脆弱的黑河额外增加了许多压力;为了讨游客欢心圈水造景、拦河筑坝,也不合时宜;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连通性,阻隔了流域内生物互联互通,威胁生物多样性的生存与繁衍,与生态文明的思想严重相悖。

年11月1日,督察组拍摄到弱水花海景区建有人工湖及水上游乐设施。(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供图)

年8月24日,督察组前期暗查看到甘州区黑河新城大桥下游建设的橡胶坝在蓄水。(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供图)

在笔者看来,在缺水严重的北方地区开展大量的生态工程,“修复”一条又一条的河流,建设一个又一个人工湖,这些都是对生态的严重破坏。因为,首先水资源本就来之不易,我们应该认真地保护水资源。无论是修建人工湖还是拦河筑坝,都是对生态的反复破坏。真正的生态工程叫生态恢复(ecologicalrestoration),亦即想办法恢复生态。一些非常著名的湿地公园,请了很多专家,花费了数以亿计的费用,结果完全错误,因为他们只学了一片水,没有学到湿地真正的精华,没有学到湿地生命涵养、自然调节等重要的生态作用。

笔者认为,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以“十六字”治水思路为引领,亦即: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是实现人水和谐的治水之道,融会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在水资源极为紧缺的北方干旱地区,更要深刻领会并坚定落实这“十六字”治水要义,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节约用水,“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从意识到行动层面科学合理进行水资源开发、调度与生态工程建设,确保人类活动不超过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上限。充分贯彻落实“十六字”治水方针,有助于我们实现水安全,避免水危机。总之,在涉及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治理等问题时,需把握重点,从整体和发展的角度来确保水安全。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占有量为km3。全国座城市中有座供水不足,座严重缺水,大部分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因此,在地处内陆地区、常年受干旱和缺水威胁的甘肃张掖地区,大动干戈,兴建如此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人工湖,实属不该。鉴于国家近年来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