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风景诗三首,第三首写景清丽生动,抒情

古代风景诗三首,第三首写景清丽生动,抒情淡荡自然,值得一读。

西湖曲其四

(明)马汝骥

浮沉千屿蔽千峰,回合花台树万松。

落日平波悬石镜,青天谁削玉芙蓉。

这是一首描写昆明湖环境以及清澈明亮水色的七言绝句,说的是露出水面或者是沉在水底的小岛遮蔽了无数的山峰,花台环抱着昆明湖,里边种植着无数的松树。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昆明湖水显得十分平静,没有一丝涟漪,犹如一面躺在地上的镜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在是太厉害了,将昆明湖畔的山峰削成了犹如玉石制作而成的莲花一般,看上去极其漂亮。

昆明湖泛舟

(清)乾隆

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侵肌水色夏无暑,快意天容雨正晴。

倒影山当波底见,分流稻接垸边生。

披襟清永饶真乐,不藉仙踪问石鲸。

某天,诗人乾隆处理完政务,便来到昆明湖泛舟游玩,整日与文件打交道的他,当亲近大自然时心情自然愉悦,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小诗。说的是在燕山一带,什么地方能让人尽情呢?依我看要数昆明湖的清风明月了,这里的美景在燕山一带没有第二处。昆明湖水色碧透,让人一眼就能望到底。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十分凉爽,让人感觉不到暑热。此时正是雨过天晴的大好时光,天空的景象也让人瞬间心情放松,心里自然十分愉悦畅快。

周围的山峰倒映在昆明湖中,所以要欣赏青山只要低头看看湖中就行。昆明湖水还被人为分流到田间地头,堤堰旁的水稻长势十分茂盛。此情此景,诗人乾隆敞开衣襟,想到永久的清平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所以也就没有必要登上湖中,去寻问当年秦始皇在湖中筑土为蓬莱山、豫章台,在上面用石头雕刻而成的鲸鱼。

西湖

(明)文征明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思家忽动扁舟兴,顾影深怀短绶惭。

不尽平生淹恋意,绿阴深处更停骖。

这首诗描写的是昆明湖的美景,以及诗人游昆明湖的感受,在某个春天的落日时分,诗人文征明来到昆明湖畔,这个时候的昆明湖水显得十分清澈。青天与周围的楼台倒影在湖水中,看上去互相包含。行走在昆明湖畔,十里长的青山犹如欣赏一副山水画一般。白色的鸥鸟在昆明湖上空比翼双飞,这样的美景,跟江南的山水没有太大的区别,让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此情此景,诗人文征明想起了自己可爱的家乡江苏苏州,于是他动了归隐之思,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在这美丽的昆明湖畔过上闲适的隐居生活,从此不问俗世,终老山林。回头看看自己在水中的影子,短丝带的级别很低,以意味着自己位卑言轻,让自己深感惭愧。自己这种位卑言轻的位置,或许这一生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与其在这个位置上虚度光阴,还不如找一处幽静的地方,停驻车马,不问世事,以读书写字为乐,逍遥快活地躲过余生。此诗写景清丽生动,抒情淡荡自然,值得一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