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何为习惯?爱因斯坦说:“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转用曾国藩的话来讲,习惯就是一种自修之道、一种养心之法,是守身之先则,是持道之必经。
《颜氏家训·教子篇》中有言:“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意思是立规矩,要在新媳妇刚嫁进来的时候,教育孩子,则要在他还是婴儿的时期。人类的大部分行为的养成都出于习惯,而这“习惯”十分之八九是在幼年和青少年时期养成的。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意即习惯是从小就养成的,像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久而久之便深入骨髓。
“习惯”无所不包、又无时不在:工作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礼仪等。好习惯让人终生获益;坏习惯,则让人受累终生。对中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然而,最近校园内一些不良的习惯正在蔓延,影响着学校的校容校貌:偷藏手机、玩手机以致精神不振,出现上课打瞌睡、甚至堂而皇之睡觉的现象;时间观念不强,迟到、早退,或者不履行请假手续无故旷课;课上思想开小差,不积极思考问题,盲目从众、人云亦云;课后作业不交、拖延、或者不独立完成、抄作业;一再触犯学校的规章制度,抽烟喝酒打牌,在街上闲逛……这些现象都不是一个正处于求知求学阶段,当在这最繁盛的时代、最美好的年华,当有所作为也必能有所为的青年身上所应该看到的。
有些同学对此不以为然,以为这些不过是小问题,无伤大雅,不值得耳提面命。殊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自毁长城的事屡屡发生。明人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里讲了一句话发人深省:“白袍点墨,终不可湔。”意思是一个人的道德一旦有了污点,将来再怎么洗涤也回不到一袭白袍的当初。柳青在《创业史》里也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最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青年人要爱惜自己洁白的羽毛,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有时你不以为然的坏习惯则可能将你拖入罪恶的深渊,因为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在此,我给大家讲一个“学霸”的传奇。
年,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高三6班一名考生,以当年江苏省高考分(江苏高考08方案,总分),理化双A+的优异成绩,拒绝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能拒绝清华大学伸出的橄榄枝,这样的选择匪夷所思、惊世骇俗。这个学生名叫丁又也。这也是我选择他作为我文章主角的原因之一。
而原因之二,便在于他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看看丁又也身上有哪些好习惯:
“他预习工作做得特别成功,我经常请他到前面来跟同学们讲题,我感觉他也特别享受这个讲题的过程。”他初高中时的物理老师、数学老师均如是说。而这个习惯使他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有了更为清晰直观、宏阔长远的认识,对教育事业产生了崇高而特殊的感情,进而直接影响到他对大学专业的选择,所以他最后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而华东师范大学也给予他“个性化培养方案”的承诺。
“他看问题很宏观,很超前,甚至愿做时代的马前卒。”他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如是说,语文老师说这番话的时候,正在回看他曾写的作文,其中有一段话是丁友也特别喜欢的,他引用了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的精粹:“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永远发挥作用。”
“他从小就独立,凡事都很有主见,学习上很有想法。”他复旦大学毕业的外婆如是说。“他喜欢和人沟通,原本以为学界大佬,多少是有点桀骜的,想不到他待人这样谦和。”他的学弟们如是说。“他涉猎很广,跟他聊哲学、聊文学、聊IT,他都不仅仅是粗浅的了解。”他的高中同学,在清华大学土木专业就读的丁家诚如是说……
还有很多这样的“如是说”,把丁又也变成了一个“传奇”:丁又也中考时,理科满分;高中阶段就获省级奖和国家级奖项;到了华东师范大学,荣获第三届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第十二届上海市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第三届上海市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年华东师范大学英语阅读竞赛特等奖,作为—学年度,全国6万名本专科生国家获奖学生中的名优秀代表之一,登上年5月4日的《人民日报》专版……
目前,丁又也在两年内修读完成了本科三年的课程,并且以复试第一名的成绩保送研究生。三年读完本科,这样的例子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如果你在百度百科上搜索“丁又也”三个字,百度百科马上就会跳出“江苏高分考生”“—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获奖学生代表”等信息。
是的,丁又也是一个传奇,而这个传奇的背后就是他的习惯。亚里士多德告诫我们:“优秀从来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无论是初高中阶段的自律性学习,还是大学时期的游刃有余,都与丁又也优秀的学习习惯分不开。很多媒体专访他,不少学校请他去给高中生做讲座,丁又也强调得最多的就是“学习习惯”,并将其归结为自己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格拉底说:“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好习惯就像一种低调的奢华,它能光环加身,给人一种未曾期待的、突如其来的惊喜。而在我们镇巴中学的校园内有着不少这样的惊喜。我们导护的领导和老师们常拍一些照片来反馈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很多同学身上就有着良好的习惯:早读课,科代表早早写好了背诵要求;上课前,值日生已为上课老师做好了准备;课堂上,认真记笔记,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注重复习巩固、消化吸收……做核酸,自动排队有序高效;打扫卫生,边边角角都不放过;见到老师,会礼貌地问好;同学有困难,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犯了错误,能三省自身……这些好习惯,它既可让人内省不疚、快足安平,又为葳蕤长青的镇巴中学增添了光彩。
同学们,你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是时代的晴雨表,是国家最美的风景,是民族希望的坐标。“二十大”报告对你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听党话”“跟党走”,以青春之热血勇担时代之使命。而青年何谓?你们当何为?远的目标暂且不提,当前,请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做起。
篮球巨星科比曾告诉记者:“你知道凌晨四点钟的洛杉矶是什么样子吗?早上四点的洛杉矶还在黑暗中,我已起床行走在洛杉矶的街道上了。一天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洛杉矶早上四点的的街道黑暗依旧,但我已经变成了肌肉强健,有体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篮命中率的运动员。”
让我们用这一段话来缅怀这位篮球巨星,也以这段话来勉励自己。让优秀成为我们每一个青年的好习惯!让更多的丁又也出现在我们身边!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