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废弃鱼塘变景点村民热舞湿地旁

惠阳镇隆镇楼寨村建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生活环境大大改善

图①:楼寨村建起了一座人工湿地,将生活污水引入这里进行净化。

图②:保洁员每天清扫村道,保持村容村貌干净整洁。

图③:楼寨村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村容村貌越来越美。本组图片本报记者黄尉宏摄

原是一处散发着阵阵恶臭的废弃鱼塘,如今变成了漂浮着水生植物、种上美人蕉的人工湿地,每天夜幕降临,村民们还三五结伴在人工湿地旁的空地上跳广场舞。惠阳区镇隆镇楼寨村注重环境卫生建设,前两年建起了一座人工湿地后,将生活污水引入这里进行净化,今年村里打算再建一座人工湿地,净化处理更多的生活污水。

废弃鱼塘曾变成垃圾场

从国道线镇隆段拐入楼寨村,这里居住着五六百名村民,还有多名外来务工人员。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了荔枝树。在打理果树之余,不少村民到附近工厂上班,每月收入有两三千元。

在楼寨村新富村民小组的村道上,一口水塘里种满了美人蕉,红的、黄的,花儿开得绚烂美丽,空气中还能闻到阵阵花香。沿着水塘往上,顺着自然落差的人工沟槽由高往低修筑了三道格栅栏,拦截水上的漂浮物,水流顺着坡地的自然落差,一级级流入种满美人蕉的水塘。

这是村里两年前修建的人工湿地,原来是一个废弃了10多年的鱼塘,后来变成了附近居住者丢弃生活垃圾的场所,遇到高温天气时便散发出阵阵恶臭。“原来这里就是一个大垃圾池,本地村民、外来务工人员,都往这个鱼塘丢垃圾。”在附近居住的村民李桂芬说。

年,楼寨村要修建一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这个废弃的鱼塘就成为合适的地方。“鱼塘沉积了10多年的垃圾,清淤就花了个把月的时间。”楼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日辉说,清淤之后,对鱼塘底进行硬底化处理,铺上鹅卵石、煤渣、粗砂等,之后再种上美人蕉等植物。建成之后,新富、张屋等村民小组的村民家里的生活污水都排入这里进行净化处理。

李桂芬在楼寨村还有一个身份,是村里的保洁员。她说,村里建了人工湿地后,就再也没有臭味了。村里还建了垃圾收集点,村民不再随意丢垃圾,村里环境卫生变好了。

今年拟再建一座人工湿地

楼寨村家家户户都有化粪池,从排污管排入人工湿地,之后污水由湿地一端通过布水管渠,利用人工沟槽的自然落差,让污水与植物根区接触而获得净化。“这属于人工潜流湿地,每个沟槽的栅栏下开了孔,水流由高往低流,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陈日辉说。

这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需要额外动力,不用专人管理,运营成本低。建成这个人工湿地后,村里还在湿地旁边一处空地上安装了路灯,对地面进行硬底化,俨然成一个小广场,如今成为了村民跳广场舞的好去处。

据介绍,楼寨村新富、张屋等村民小组的家庭生活污水,以前是直接对外排放的,对环境造成了影响。自从建了人工湿地后,该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问题得到解决,不仅改善了村庄的水环境,还成为村里一道亮丽风景线。

周香兰是住在楼寨村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村里租房子住了7年,见证了村里环境改善的过程。她说,以前路过新富村民小组,要掩鼻而行,现在环境好了,晚上也常会过来跳跳舞。

“看到了人工湿地对环境的净化效果,村里计划今年再建一座人工湿地。”陈日辉说,村里还有一个废弃多年的鱼塘,周边也居住了较多村民,是一个合适的人工湿地选址,目前还在与相关的村民小组进行商谈,顺利的话,今年就能动工建设,届时,村庄的环境将更加优美。本报记者黄尉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