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琚健油画作品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线上展示
琚健
JuJian
个人简介
琚健:曲靖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云南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油画学会会员.云南风景画学会会员.曲靖风景画学会会长。
琚健风景油画的写意精神与视觉图式
傅保中/文
年,琚健带队去寻甸六哨,东川红土地写生。
年,组队去东川小江写生。
年,带队到四川大凉山写生。
年,组队去会泽乌蒙山地区写生。
年,去红軍长征路过的皎平渡,大凉山,扎西,赤水河等地写生。
年,市美协成立风景画学会。
年,大理,丽江、华坪、马龙,红土墙,潦浒,东山克以黑......
年,怒江大峡谷,尼西、奔子栏、迪庆金沙江大峡谷。
这是画家琚健十年来的写生地图。
我始终觉得绘画写生是充满仪式感的:安静,庄严,充满劳绩。写生是学习绘画的必由之路。感受万物,贴近自然,聆听来自大地呼应又不被自然所束缚,用朴素而写意的方式进行劳作,用形状色彩和创造出某种新颖的图画。毫无疑问,这样的劳作是幸福的。
▲《坝塘山水》尺寸:60X72cm今年夏天,琚健举办《大美乌蒙》为主题的油画作品展,把近十多年来写生创作的油画作品做一次展示。细细品读,流连忘返。他的作品所描绘的连绵山水,村庄院落,一沟一壑,如铁马冰河,奔腾而来......
他进行着一个成熟的画家所特有的创造性劳动,其作品体现出对哲学的思考。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年),利马窦进宫,把从西方带来的三幅宗教题材的板上油画(坦培拉)作为礼物贡献给万历皇帝。在明朝,对于以“气韵生动”作为审美标准的国度来说,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的油画是一种匠气没有神韵的绘画,难以入流,油画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
▲《牯牛初雪》尺寸:90Xcm中国传统绘画受到道家朴素审美观的影响,师法自然,简洁朴素、显示作者清净高远的审美品位。
油画被国人逐渐接受并熟知始于近代。
二十世纪初,大批青年才俊留学西方,在浙江、上海创办新型美术学校,举办西画团体活动,促进了油画在中国传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的绘画教学体制,有更多的人开始了解油画。
▲《可渡古镇》尺寸:70X80cm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许多艺术家有机会了解世界。把西方近百年来的艺术变迁,做了无数的尝试,模仿和借鉴,经过多次学习、试验和探索,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从伊维尔、弗洛伊德,巴尔提斯、里希特,都认真的学习体会,同时也付出了的代价。他们一方面认真的学习西方的绘画技法,一方面寻找有中国特色的油画之路,努力创作有中国气派的油画,历尽艰辛。
▲《山脚》尺寸:70X80cm每个画家选择绘画,都经历了若干选择和焦虑的过程。都有自己的“巴比松”和“塔希提”,当然也包括作为画家的琚健。我尝试着对琚健的绘画进行梳理,理解其艺术的心路历程。
一、村山乔木碧苔芳晖
每个热爱艺术的人都会有丰富而曲折的探索经历,有过艺术的梦想。遇到过艺术的启蒙者、引路者,影响着艺术家的成长和方向的选择。琚健说:“我的家庭是军人家庭,从小基本上居无定所。很小的时候就和妹妹送到云南腾冲县外婆家里。外婆是个最能释意中国传统女性伟大的女人。外公是个教书先生,去世的早,家中留下外婆和7子女。外婆仅靠一根绣花针养活了5个孩子。不仅养育了他们,还培养了孩子们高尚思想和道德情操,孩子都算成器。”“外婆善于织锦和绣花,每天在家里纺织布匹绣花,用竹绷子绷住布匹,在上面用毛笔绘画上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和祥瑞幸福的图案。然后在油灯下一针一线的用七彩线绣到布上。每逢攒到赶街子天,带着我和妹妹一起挑着织好绣布,来到街子上找个摊位开始铺放绣品,一条条一幅幅精致的绣品摆铺到摊位上,如同七彩虹一样绚丽。外婆的人品和绣工是远近闻名的,早有等待客人购买,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卖完了。然后去街子上购买一些生活用品,找樵夫买一担木柴,让他挑着柴带着我和妹妹一同踏上回家的青石板路。”
▲《珠街》尺寸:70X80cm琚健最初的艺术和美的启蒙,包含了劳动的教育和美的启迪。很多艺术家都是在童年时代种下艺术的萌芽的,以至影响他的一生。“记忆里的外婆家的庭院开满了玉兰花,粉团花,兰花和麻哈拉花,庭院门口照壁上有很多水墨画。屋里的大书架摆满外公留下的书籍,特别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里,乡里乡亲来参加的祭祀活动,还有从老辈子人那里永远听不够的神鬼传说,英雄侠义故事。”他的童年启蒙和青少年时的人生观形成都在腾冲。而外婆在他的童年心里绣上了艺术的花朵。
二、之子远行杖藜行歌
琚健青年时代就立志学习美术,年从会泽县文化馆考入云南艺术学院,开始接受学院教育;改革开放也使中国的高等教育艺术教育,形成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西方的优秀艺术,包括印象派的光色,古典主义的造型。在艺术学院,学习艺术的景象空前的繁荣,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从北京来到云南,带来了很多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这对促进云南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艺术学院跟随何能、蒋铁峰、陈绕光、夭永茂、史一和高临安等诸位先生学习。在学艺四年里,又得到到了几位当时云南优秀的艺术家区欣文、马祥生等几位青年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开阔了思想。他们视传统为根基,主张艺术的当代意识,用线条构成具有强烈云南风貌的平面艺术,形成了琚健最初的艺术思想。
▲《乌蒙山水》尺寸:Xcm
“年我从学院毕业后来到曲靖市文化馆工作,在曲靖三十多年,人生经历太多的磨炼,在这里与郭游相识,他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又得到从美国回来何能老师的鼓励,同学黄徳基和罗建华、管玉斌的相互交流学习,完成了思想与方法的积累。自年开始,琚健开始以风景画写生创作为载体,以外光写生为参照系,逐渐走向人生的丰年。
以外光写生为主要创作方法始于欧洲,19世纪的印象派运动是现代艺术的起点,使绘画的自然主义倾向达到了巅峰。师法自然是真正印象派画家的立身之本。作品中所散发出的色彩、光线、动感和充沛的活力,自然的构图取代了古典主义格式化的的构图,充满了创新意识。印象派画家马奈,莫奈对风景光影变化的描绘已经达到到不可颠覆的境地。他们对光色的专注远远超越了物体的形象,使得物体在画布上的表现消失在光色之中,让欣赏者体悟到光与自然的丰富而微妙结构。
▲《金沙江》尺寸:Xcm以外光写生,师法自然是否成为了琚健写生创作的视觉图式?
三、山河前横 寥寥长风
年秋,琚健开始去寻甸六哨,东川红土地写生。外光写生,师法自然,琚健的滇东高原乌蒙山大山水写生,构成了他山水油画的基本格式和美学基调。
▲《圭山月出》尺寸:50X80cm印象派的风景画追求表现的是色与形的自由表达,以色彩造型为主,强调色彩与笔触的所体现的绘画语言,追求人与自然的宗教关系。中国的传统山水画注重意境营造,重峦叠嶂、层岩飞瀑,构图主观、笔墨考究,大面积的留白虚拟云山雾水,孤冷清逸,不难看出老庄出世思想。琚健油画《巍巍乌蒙》却有长枪铁壁的声响,这在他的乌蒙山系列作品中特别突出。每个艺术家作品风格的形成都会有丰富而曲折的探索经历,像血液一样,潜藏在你的身体中。“东川新村坐落在乌蒙山牯牛寨与轿子雪山形成的山谷中。我父母带着我在这里度过了文革那段艰难岁月。”遇到过艺术的启蒙者、引路者,影响着你的成长和方向的选择。
▲《小江尾坪子》尺寸:90Xcm
油画《巍巍乌蒙》整幅画以几个纵横的斜线,重叠的三角形构成,“平远”“深远”过渡自然,色彩使用红色、黑色、赭石为基调,笔触紧密坚硬,刀笔浑用。描绘了阳光照耀在雄伟的乌蒙山脉,火红梁子群峰绵延,山谷金沙江逶迤远行。近景山村树林掩映,欣欣向荣......《巍巍乌蒙》取材乌蒙山红土地。深红色和红土大地的颜色,气势开阔宏伟。乌蒙山、金沙江在审美的记忆中有着特殊的语景,钢铁意志和英雄主义精神。“我用东方人的眼光来获取山水的形态,用酣畅淋漓的手法一气完成。”出生于军人家庭的琚健首先在作品中显现出这样的基因密码。
▲《乌蒙瑞雪》尺寸:90Xcm出生于军人家庭的背景、在滇东高原乌蒙山地区生活成长起来的琚健,对于坚硬的现实有深切的感受。小江的酷热、多发的地震、泥石流、触目的滑坡,生活的艰辛构成了现实的基调。琚健用他的画笔触及这个现实的处境。在琚健的思考和辛劳中寻找着独特的解决方法。诗言志,他的油画用笔触将色彩与造型紧密结合,组合成厚重、粗犷、辽阔的画面,有些粗粝的笔触书写着物像形与色,也暗示了生存环境的炙热与坚硬。
四、水流花开清露未晞
对油画语言的书写性探索,使形与色,坚实的结构与色彩的冷暖彩在形式与形象之间达成某种默契,光色交替,形神交融,他的探索得到了某种个性化的展现,这样的探索无疑是成功的。
▲《花漫天漄》尺寸:70Xcm琚健青少年时期生活的腾冲、曲靖、东川。乡村比较古老,有的地方还保留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景象。《乡村四季》《长坡四月》《龙窑》《初春》“我喜欢那里的菜园子气息。从春天到冬季,人们在菜园子里重复进行劳作,这块土地能让人太多的欲望睡去,代之的是种轻松悠闲的生活。”
▲《白水青莲》尺寸:90Xcm在油画艺术的学习中,要获得敏锐的色彩,光线的变化,丰富的线条结构,只有投身到大自然中去,去自然的光线下写生,大自然有无数的启示。仿佛只有在枫丹白露的丛林中,才可以画出树林和天空的冷暖的对比和轮廓。彩云之南的红土高原恰好具备了这样的色彩。从他《乡村四季》系列作品这几年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琚健用画笔对春天的演绎:温暖的阳光照在山地丛林,错落的村庄,穿插绿色,灰色的树木,红土夯实的墙体和青色的瓦自由的构成了朴实的节奏,使村庄充满了生机。
▲《洱海的早晨》尺寸:70Xcm
只要呼吸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和味道,他的笔画下线条就会变得行云流水;山峦有铁石一样的力道,光影和色彩,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现,大自然不断变化的情景,记载着时间的流动。
经过十年的外光写生描绘,琚健色彩和笔触,呈现各种复杂的色彩。冷暖的变化,写意笔触的聚散多变,舒展着色彩的魅力,渐入佳境。
绘画的有三个重要造型形式:素描造型;色彩造型;材料造型;素描造型;强调形的完整和透视的变化。色彩造型;依靠的是冷暖,明度,纯度,描绘空间的距离。材料造型;借助材料本身的特质,肌理构成空间的变化。都分别对应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和现代派不同的美学追求。
▲《翠屏岩》尺寸:70Xcm对阳光下的自然物象进行研究,写生是印象主义者重要的创作方法。大自然斗转星移,时光流逝,永恒不变的只有画家笔下那些美妙的形象。德国美术史家雷华德曾经对莫奈的作品评价说:莫奈对实际的对象的忽视趋于极端,他完全放弃了形,而去追求在一种微妙的色彩层次的统一的结构中,保留下不可思议的光的奇迹。
▲《白水荷风》尺寸:90Xcm琚健的《秋天的向日葵》,《红土墙》组画所呈现的极具东方传统的写意形态,体现出流动的线形块面特征,简洁畅快。写意的笔触、丰富的色彩,源于“天人合一”思维方式。将自己艺术的历程与美学追求融入作品,琚健风景油画的写意精神与视觉图式在不同创作阶段得到显现,其作品的创作完成,既不是对客观自然表面的简单描写,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组合,他遵循色彩语言的自律性,色彩的组织已经“超以象外,浅深聚散。”他的作品已经显现出具有东方色彩的写意形态,传递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审美特征
十年探索,大美乌蒙。琚健在作品中对画面秩序的构建,使绘画的色彩造型具备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寻着它,是否可以抵达绘画美学中的理想彼岸。
年5月于北山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