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风景诗三首,第三首语言洒脱,意境悠闲,是一首好诗。
香山
(金)周昂
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
野水趁人如有约,长松阅世不知年。
千篇未暇偿诗债,一饭聊从结净缘。
欲问安心心已了,手书谁识是生前?
这是一首描写北京香山景色的小诗,诗人周昂将情景理融于一体,所以饱含哲理但又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说的是无论是在山野森林,还是在朝廷与市肆,都让人感到迷茫而不知所措。但不管怎么样,红叶黄花都会布满整个平野。野外的河流似乎和自己有感情,看到诗人周昂前来便在后面不停地追赶,希望他能停下匆匆的脚步,来到这个美丽的风景区隐居。
在这香山上,古老的松树已经不知道活了多少年,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时世。诗人周昂本想写下千首诗以偿还诗债,不料却没有时间顾及。在吃饭的时候和朋友聊起,诗人周昂又想与佛结下不解之缘。他希望自己问心无愧,落得个心安,可是自己写的手稿怎么多,谁又能在他生前认识他呢?
游香山
(元)张养浩
常恐尘纷汩寸心,好山时复一登临。
长风将月出沧海,老柏与云藏太阴。
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辽金。
丹崖不用题名姓,俯仰人间又古今。
某天,诗人张养浩来到北京香山游玩,看到茂盛的森林,以及历史上留下来的陈迹,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游香山》。说的是诗人张养浩担心在尘世之中,被纷繁的俗事扰乱了自己的心灵,于是在忙完工作后,抽空来到香山游玩,让自己的心灵重归自然,不要的俗事所蒙蔽。到了晚上,长风携带着月亮从东海上空慢慢升起。香山上古老的柏树和天上的乌云,将月亮遮挡,周围显得一片幽暗。香山上的千间宝刹全部是用土木修建而成,辽金时期修建的繁华建筑如今已经所剩无几了,仅仅只剩下一块残碑而已,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所以,红色的悬崖上用不着题诗留念,人的一生太短暂了,在俯仰之间就经历了古今。
钓鱼台
(明)冯琦
鹥然林水处,便自远人寰。
麦陇凫双没,藤轩蝶四环。
高低春润柳,深浅夕阳山。
坐忆垂竿叟,高纵未可攀。
这是一首描写北京钓鱼台自然风景的小诗,此诗语言洒脱,意境悠闲,是一首好诗。说的是鸥鸟悠闲地飞翔在幽深的林水之间,自然而然地比在了喧嚣的尘世。野鸭子在麦田里出双入对,轩亭周围长满了常青藤,蝴蝶在轩亭上空环绕飞舞。和讯的春风滋润着钓鱼台高低不一的柳树。此时也是黄昏十分,快要落山的太阳照射在高矮不一的青山上,看上去极为漂亮。诗人冯琦坐在台上,想起金代则隐士士王郁,曾隐居在这里以钓为乐,而自己则是一个红尘过客,无法像他一样隐居在这里,多少让人有些遗憾。#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