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异景皆绿韵山河湖园生态相融合,江干打

黑龙江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78.html

杭州日报讯万户烟销一镜空,水光山色画图中。琼楼燕子家家酒,锦浪桃花岸岸风。

画舫舞衣回暮景,绣帘歌扇露春红。苏公堤上垂杨柳,尚想重来试玉骢。

朱梦炎在诗中描述了古代杭州绿道之美令人神往。千百年来,绿道,一直是美丽杭州的“脉络”,如今这份“水光山色画图中”的绿依然“地润天和,植立千古”。

“为积极呼应‘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定位,杭州将绿道网打造成一张城市‘金名片’。”江干区住建局主要负责人介绍,江干区绿道建设结合全区“花园城市”建设目标,“一山、一带、一江、一河”的大山水空间格局,按照年—年三年行动计划,将皋亭山、上塘河、大运河、丁桥桃花湖、九堡丰收湖、和睦港以及特色公园等总长约35公里山河湖园生态融合起来,形成珠链绿道体系,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点”打造“活力绿道网”。

做好顶层设计巧绘规划图景

以高水平绿道规划打造成“诗意江干新窗口”

绿道,绿是基础,道是核心。

绿道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放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路线,连接主要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居住区等,本质是一种生态的交通廊道。

目前,江干区计划整合、完善绿道体系,规划通过“资源整合、分级建设、特色营造”,构建一个结构合理、衔接有序、连通便捷、配套完善,集骑行、步行等多种慢游方式,并且融环保、运动、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绿道网络系统。

“根据年—年三年绿道建设计划,江干区年原计划完成4条绿道9.1公里,其中新建绿道3条5.2公里,改造绿道1条3.9公里,包括丰收湖景观工程、春华公园、六号港工程及皋亭山景区绿道改造提升工程。但江干区自加压力,新增9条新建绿道9.7公里,包括五号港绿道、白石港绿道、备塘河绿道、九睦路绿道、机场路绿道、金山支路、皋亭景中村、沿山景中村、七号港绿道。今年实际建设绿道共计17公里。”江干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开展绿道建设,规划是龙头,设计是源头。从设计到施工,全流程把控工程质量,保证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绿道。在设计中,紧紧依靠市建委的统筹职能,将江干区的绿道设计导则中的基础和特色要求,统一落实到市区两级建设主体的方案中。不仅如此,还根据地方特色动足“脑筋”。

“江干区能够进行绿道建设的山河路线性廊道并不多,所以域内大小河道是必须重点打造的一环。”该负责人介绍,日前,《江干区绿道系统规划和近期行动计划》现已完成编制。

据了解,该计划以“生态怡人景观带,古今交融文化脉,水陆联动慢行网,开放共享服务廊”为规划目标,未来计划打造成“活力畅步新空间,诗意江干新窗口”。

根据规划,近期(年—年)将基本完成江干绿道网骨架结构建设;中期(年—年)全线贯通江干南北绿道,连通重难点区段,形成“三纵四横”的网络型结构绿道;远期(年—年)绿道沿线全面融合城市功能,让绿道出行成为生活方式,建成杭城最美亮点。其中,规划骨干绿道网共公里,划分为三级:区域级绿道、城市一级绿道、城市二级绿道。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个“快进慢游”的绿色活动空间,形成以运河绿道、连山通江绿道、和睦港绿道为三纵,以钱塘江绿道、艮山路绿道、九沙河绿道、上塘河(临丁路)绿道为四横的“三纵四横”网络型结构。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精神

以特色地域文化打造文旅游径绿道

江干区特色文化很丰富,例如钱塘江文化、丁兰孝文化、笕桥农耕文化、抗战文化、新城金融街区文化等,在不同区域实施的绿道结合区域特质做景观是体现绿道特色的途径之一。

在杭州江干区,有一条廉意浓浓的家规文化绿道,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去游览参观,这条被命名为“中国家规文化绿道”的景观路位于江干区丁兰街道大农港,全程1.8公里。家规文化绿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展示古代优秀家规家训,旨在通过家规文化、书法艺术与景观绿化完美结合,使“中国家规”精髓落地丁兰故里……

位于江干区九堡街道九号港的全国首条劳模工匠文化绿道,让匠心文化与绿道河道结合得更完美。这条文化绿道沿九盛路(红普路—德胜路),长约米,是江干区为庆祝全国首个工匠日打造的文化工程,由劳模工匠自己设计、自己建设的文化项目,通过文景载道形式,使劳模工匠文化、红色文化、江干文化与绿道河道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现有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

此外,在丁兰、笕桥片区偏民俗文化区域,绿道建设景观呈现古典、民俗特色,融和传统园林与民俗文化,以白墙灰瓦灰白底色为基调打造简洁明快的民俗绿道景观;浓缩提炼文化符号作为景观亮点,例如千桃园的廉孝文化、草庄公园的原址东华链条厂历史背景、丰收湖公园的钱塘江古堤塘等;在钱江新城范围则在传统的文化中创新结合现代元素,例如,简洁的植物群落、开阔的绿化空间、现代化的建筑风格,立面材料结合金属、玻璃幕墙展现现代气息,立足传统江南园林风格的同时,充分融合区域特色。

据统计,目前江干区准备打造三条“最江干”文旅游径绿道,这些绿道线将文保点、历史街区、文化节点等串联起来,在绿道中展现江干人文之美——一条是经典的京杭运河文化游径线,起止点是京杭运河江干段,它串联起华家池公园、夏衍故居、航运文化博物馆、城市阳台、三堡船闸等重要文化节点;第二条是钱潮文化游径线,起止点位于钱塘江北岸江干段,它串联起古海塘址、艮北公园等重要文化节点;第三条则是皋亭—笕桥文化游径线,它沿着上塘河至笕桥港,串联起千桃园、运河、丁桥水景公园、笕桥历史街区、中央航校旧址等重要文化节点。

助力全民健身共迎美好亚运

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点打造活力绿道

今年9月26日,江干区“全民健身·共享亚运”毅行大会暨机关绿道毅行活动在江干区体育中心举行。本次活动是杭州毅行大会暨绿道毅行系列活动之一,江干在全市率先启动并发布江干区文化健身绿道地图1.0,共18条绿道。活动线路就是江干区文化健身绿道地图1.0其中一条绿道,位于钱塘江畔,起点在江干区体育中心西南门广场,沿线依次经过新塘河绿道、杭州市党群服务中心、钱塘江堤、渔人码头,最终到达江干区体育中心西南门广场,全程约5公里。

“江干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毅行活动,用实际行动为杭州年亚运会助力。”该负责人说。数据显示,自“全民健身·共享亚运”杭州毅行大会正式启动以来,江干区吸引近4万人次参与,市民群众热情参与,绿道毅行已成为全民迎亚运的新风尚。

不仅如此,为了“助力全民健身,共迎美好亚运”,江干区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点打造活力绿道。截至目前,江干区打造了三条健康骑行线、三大慢跑线以及N条环线。三条健康骑行线包括:京杭健康骑行线,长度5千米;钱塘江健康骑行线,长度11千米;和睦港健康骑行线,长度11千米。三条健康慢跑线包括:丁兰健康慢跑线,长度5千米;城东健康慢跑线,长度11千米;京杭健康慢跑线,长度8千米+8千米。N个环线包括:家门口的运动小环和满足居民运动的建设需求等。

一切美丽的展现,都是以引入人的参与为目标,江干区打造绿道充分利用了“以人为本”的思路,将绿道与绿廊、建筑、周围交通和便民设施、健身设施等进行结合,让绿道成为美丽风景线,也成为老百姓最大的福祉。

下一步,江干区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高目标引领大花园建设,打造全市域绿道网建设“杭州模式”;高品质实施绿道建设,打造城乡居民喜欢的生态廊道;高质量落实民生实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