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里票价最低)北岳,张果老的传说。
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五岳第二高。
前山人文风景,后山自然风光,。
北方山不青翠但雄浑。
据说春天有20多天桃花。
在山门可坐景区大巴10分钟,或步行1小时走盘山路到半山腰景区停车场再开爬。
参考:索道单程90来回,恒山寺庙群门票30(并没遇单收费?)恒山古十八景:集中天峰岭西南悬崖峭壁间。
恒山观古树有三奇:奇松;奇榆;奇根。
原计划正门上山,翻后山回浑源县,不料所有当地人都说现在后山封了绝对过不去。
事实证明如此风雨恶劣天气山顶通往后山的路口白茫茫能见度极低,不识路去翻山极危险,且有两位大叔把守。
一些未实现的备忘::前山上:大字湾-虎风口-舍身崖-飞石窟-恒宗殿-天峰岭山顶(天峰岭、翠屏峰、千佛岭等),3-4小时往返。
海拔。
北岳主峰天峰岭高度仅次华山南峰,五岳第二高峰,不是恒山最高峰。
西南20KM处龙山和马崇崖比这高多米(需专业向导):若前山上:从恒山寺庙群(恒宗殿建山腰峭壁间,殿前金鸡石俯瞰)出发可登顶天峰岭(已封路)。
后山一条下山路(通白龙观),石板路越下越美,后山几段长陡台阶,全程9km。
其中:2小时?(沿南天门的道路一直走容易走错路)文殊塔到和之门,地质特殊堪比张家界峡谷风景。
上山方向看,隔断东面北面,锐角险峻,黄土高原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当代种植。
从西面可拾阶奔果老岭。
浑源汽车站大同若后山上:县城出发,看牌坊(恒山地图)右拐。
米到大牌“后山封闭,严禁进入”,5:00有人检查。
过检查点,过龙脊,远看恒山后山山门,公路上坡经陡阶,到栈道悬桥,过悬桥往上俯视白桥横跨山谷。
平台可拍照。
俯瞰浑源县城。
往上,壮观的,简易缆车。
小松林,小院。
后门向东,门外有平台,岔口右边石阶路,左边山路,指示牌向左走山间土路。
旁边有。
小白桦林丁香花。
走很久后,崖刻。
(天然形成狭长洞口),内有。
转山。
没台阶半小时开阔没树大草甸(有铁塔的不是峰顶),前面山坡是气象站,沿山路通恒顶天峰岭(有石碑)。
山下有水库。
参考时间:到山顶天峰岭7:40,之后去前山。
后山是恒山精华,山势雄伟,地势险要。
后山上山建议住浑源县城,早起登山。
挖张前辈的参考图(蚂蜂窝攻略:轻装上阵,全程徒步北岳恒山
胡渣_)实际:风霜雪雨地买好恒山门票,散客实在少,景区摆渡车都猫着,不知何时发车,偶遇司机求拼,按摆渡车收费标准给拉上山。
幸运。
师傅留电话,建议我们结伴2小时转完原路回停车场拼车回浑源县。
事实上饿昏冻僵犯困P到半山腰先美美吃了顿热乎面,充会儿电,才慢悠悠逛山,前山虽不大,遇雪却玩得慢,等不得不原路返回停车场时司机师傅还在,说早就送刚同车游客下山一趟又回来了。
也不知是不是这一整天只拉到俩游客也算熟了,也拼不到其它游客,时间也比计划提前很久,天气还特别差,果断50元包师傅的车回浑源县看古寺。
结果司机很用心开车在浑源县老胡同绕一圈+介绍风土民情一番,才把我放到目的地。
现在想来依旧感动。
半山餐馆的柯柯。
衣服上的字哈哈哈哈。
一直在咬店里的货……
从山门到半山停车场这段路,换个季节可以徒步,下雪天就算了。
因为下雪,今天爬的这个恒山仙气儿逼人。
大门左边。
(天气好)可远眺水库和黄土高坡。
总之一串庙,没细逛。
也没游客。
找路登山是正经。
忘了途中哪里有验票口,可以寄存行李。
没存(还惦记着换条路下山)。
进山门一条登山路一步一松,峭壁高刻“恒宗”大字湾(并没看见)。
迎客松,并不知是哪棵。
都在迎客。
之后是十八景之一,张果老“虎口悬松”典故。
白驴和老虎斗法拔树可还行。
树:我做错了什么?!
松冠如佛,岩石之中盘根交错。
雪雾中格外壮美。
山上好多好多好多猫。
来打卡集猫吧。
倒骑毛驴留下“果老仙迹”。
岭上近九十度直弯。
果老岭后,过马神殿是通元谷,令狐冲收服了些江湖好汉后,把天下的三教九流集中到此修行的地方。
书中说,“那通元谷在见性峰之侧,相传唐时仙人张果老曾在此炼丹。
小姐妹问:有灭绝师太纪念堂么?地图上看恒山修了个令狐冲洞(墓)……
恒山大石上有蹄印数处,历代相传为张果老所骑驴子踏出。
前山全是修葺很好的石阶。
说是山高路险,一边悬崖一边沟壑,却无惊险感。
恒山庙区大门牌楼。
这里选择直奔魁星楼的路线(左)
,之后
携分身皮一下开心御寒。
……还是换个季节来体验恒山之险峻吧。
在附近有两条路,选择直走魁星楼(索道站),另一边往会仙府。
远远望去以为里面有人在自拍。
走近一看吓死。
里“自拍”的小鬼儿。
主管文运之神。
考生快过来拜拜。
沿魁星楼周围小路转一转,这视野,仙儿。
瞎了,回去吧。
旁边树丛里有条小路也能走。
殊途同归=_=
原路回,走(岔路没去)路线。
后方著名大台阶高能预警。
北岳恒山主庙,建在恒宗峰南半山腰峭壁间。
亮点是超大台阶,陡到恐高症发作。
级前倾40度台阶,道教认为“天地奇数偶数相加刚好,加道教三清刚好”。
超级令人感动的一对老夫妇。
羡慕。
别人家的晚年生活。
忽略为了登山徒步配的鞋。
上来是大殿平台,道姑不让从台阶返回。
俯瞰崇灵门。
道姑坐镇。
英姿飒爽。
大殿是明朝建筑,恒山诸庙之最。
供奉北岳大帝(?哪个神仙?)神座上方康熙御笔“化垂悠久”。
殿外青石以石相击声如山鸡鸣叫,东面翠峰丹崖处,散布累累白石,远望似绵羊,“玉羊游云”。
“东岳大夫之松,西岳仙人之掌,南岳龙书蛇篆,北岳金鸡玉羊”碑记。
贞元殿旁边的。
恒山最高建筑。
建在西高耸云天会仙崖山腰巨大平台,有八仙居住的。
国内景区最常见装饰:大红灯笼……此行不但没法翻后山回浑源县城,且会仙楼旁边登顶路早都封了(因06年春大火),传说钻铁门小洞可继续上山,但当日安排俩老大爷看守,戒备森严,看这天气也不应玩命。
明明也是宗教名山却不能与佛教圣地五台山峨嵋山和道教圣地武当山媲美。
只能原路返回停车场。
白白负重登山。
回去一定要按摩。
仿佛来到花果山。
张果老神像。
哈哈哈哈尴尬。
康熙题御碑。
历代名人赞颂恒山摩崖壁刻十分多,如:明代“天地大观”“壁立万仞”。
封路地周边景点参考:琴棋台、果老洞、通元谷等。
往上,姊妹松(唐代古树“姐妹情深”)、天峰岭。
回崇灵门,另一条路下山。
恒山有灵芝。
忽然想起端午节白素贞去昆仑山取灵芝救许仙的故事……
每个走到这里读完路牌的游客都仰着头(傻了一样)看看看。
山洞“阴天出雾必有大雨”是先辈惯常使用天气预报之一,如今还准确吗?恒山古十八景之“石洞流云”在此。
可惜当日云雾大发了。
大家一起抬头找。
洞口是这团雾吗?这也太好找了点?
过有岔路去,也有岔路经往前去,有依山建的。
这些岔路大雾中都没去。
直接来到(北边甜清见底。
南边苦涩。
)苦井常被填土不再有水。
甜水不竭(?)。
唐玄宗李隆基赐名“龙泉观”。
古代接待来祭祀游览的达官显贵。
。
回到上山时过果老岭后的大牌楼。
原路回到能寄存包的检票小屋。
本次道观寺庙前山景区打卡就相当于弥补去两次青城山都没逛前山的空缺了。
雪什么的,最喜欢了。
所以这次又冻又重又贵却爬的很开心。
恒山告一段落。
换个好季节一定再来完成心愿:前山登顶+翻后山回浑源,或浑源进后山登顶看日出?再前山下。
下山时天气依旧这副模样。
回停车场,得知上山带残疾证的同车游客健步如飞早已转两圈下山。
先生是什么残疾!!50元包车回浑源县城(一般参考价似乎是50元下山+悬空寺+回县城)。
时间尚早正好踏实刷永安禅寺和圆觉塔,计划当晚乘巴士到应县去。
司机特意绕磕巴路穿胡同带着逛县城老区,本地人真的很好很好。
轻易不要徒步这段路了吧……
最后再回顾一下恒山初体验:恒山,再见,浑源县城,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