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首诗,呈现了最好的西湖

治疗白癜风最好药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688851.html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杭州之美,最美在西湖。古往今来,描写西湖的诗词名篇不可胜数,但其中有一首短小的诗篇无可取代,它就是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出”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的意思浅显易懂,大意是说: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水光潋滟晴方好

前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的是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是波光闪动的意思。“空蒙”,指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两句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难免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

山色空蒙雨亦奇

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能凭借人们的想象去感受。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通过这样的比喻,给读者的不只是感受,同时也是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南宋诗人武衍更在他的《正元二日与菊庄汤伯起归隐陈鸿甫泛舟湖上二首》中感叹:“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说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美女很多,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除了灵秀美丽外,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它的流传更使西湖的美景扬名于天下。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