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总会在春来时,盼望着,期待花开,期待美好生活。
苏叔阳在《春天的梦》中写道:“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赋予希望,赋予未来。”
在诗人的笔下,春天的风光同样多姿多彩,美妙动人。
杨巨源说:“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五首清新明亮的早春古诗,读之令人陶醉,令人动容。
早春,清新之景动人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诗人们,总用一颗敏感的心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在他们的眼中,一年中最美的清光、最清丽的景色,莫过于早春了。
这个时节,枝条上刚刚露出嫩黄的柳芽,颜色虽尚未加深,却分外地清新明亮,赏心悦目,秀色动人。
如果等到长安城中花开似锦之际,满城都是赏花郊游之人。
美,是静默无言的。看花人不解诗家风情,认为繁花似锦的喧闹是最美的,然而不知此举却错过了绿柳半黄的清景。
诗人独具慧眼,嫩绿的柳芽就是春天清景中的一道别样风景。
全诗构思巧妙,两句虽写仲春观花的惯常盛况,实际却更加反衬出早春清景的与众不同。
早春,嫩绿之新芽诱人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人们在漫漫寒冬中,总是久盼春天赶紧到来。
对北方人来说,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花朵是正常的,但到了南方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
直到二月初,才惊讶地发现嫩绿的草芽长出了,而且如此诱人。
白雪等不住了,嫌春色来得太晚,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飞来飞去。
这实际上是诗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还没有春色时幻化出的一片春色,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诗构思新颖,联想新奇。盼春的焦急,遇春时的惊讶、欣喜,都写得十分传神。
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毕竟,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早春,碧柔之细叶撩人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是历代诗人、画家歌咏的对象。在古代,亲人、朋友分别时有折柳相赠的风俗,希望“留”住这份情谊。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柳树为主题,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
在微风吹拂下,袅娜多姿的柳树,就像凝妆而立的玉人一样美丽动人。
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轻柔飘拂,撩人心扉。
这碧柔之细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个既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动的比喻,写出了春风不仅仅裁的是柳枝的细叶,它还裁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令人陶醉。
《咏柳》是贺知章的传世名作。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比喻新奇。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和无限深情,每次读完总令人回味无穷。
早春,嫣红之花苞喜人
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退职家居期间。
回家五年了,已经五辞见到春天的容貌,我虽生病且衰老,却常常被娇艳的春光吸引。
柳树垂下的枝条末梢上,刚刚生出嫩绿的叶片,几枝上伸的桃枝上还有初绽嫣红的花苞,令人欣喜。
高高卷起帘子,让春天的余晖照进亭馆内,暖融融的,让我心怀舒坦,拄杖在溪山郊野间放步漫游,山水间款款春风令人醉倒。
新年的早春时节,恰逢春雨丰足,去年虽好,却难及今年兴荣。
整首诗中,诗人没有因为衰老而伤感,他把早春的色彩、活力、希望,都表现得令人惊叹。
早春,酣畅之美酒醉人
早春寄王汉阳
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听说,春天来了,我还未意识到,走出门,来到梅树下去访寻消息。
昨夜东风吹入武阳,春上柳梢,最初那细嫩的柳尖刚刚钻出,美丽动人。
这么美丽的春景,浩浩荡荡的碧水,茫茫的云雾,王汉阳您不来呀,真是令我白白的愁断心肠!
我已经事先拂净青山上一片石,在那摆下酒宴,要与您连日连夜醉在酒壶之中。
清代袁枚提倡诗要有“性灵”。换句话说,诗歌中只有情真,才能体现诗人自己的个性。
李白的一首盼春邀友畅饮之诗,用词不落俗套,通俗易懂,新鲜活泼,全似从心里流出,饶有情致。
四季之中,温润与娴静的早春时节,不惊不扰,令人不知不觉陶醉于其中。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何不跟着岁月的脚步,盼一个不一样的春天,守一份安之若素的岁岁平安!
-END-
作者:诗文Lif生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