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景色,清新雅致,高翔绘山水册

画画要观察生活,临摹别人的作品,永远无法成为一流的画家。古人喜欢说,“师造化。”这句话概括了获取艺术源泉的方法,成为画家们的指导思想。当然了,有很多画家都说自己的作品中有天然美感,欣赏者未必这样看。这是由于,临摹前辈名家的作品相对简单,从自然中提炼美感难度很大。

清代画家高翔,他是扬州画派名家,他还有一位鼎鼎大名的师父叫石涛。他在创作中做到了“师造化”,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之美与文人追求的雅致脱俗。

这套册页是高翔的作品,描绘的是他从扬州城内出发,前往郊外平山堂沿途所见的风景。从技法上看,这套册页属于山水画;从内容上看,接近西方风景画的创作理念。

从现代人的角度看,《山水册》以简胜繁,既有思古之情,也有清新之美。一山一水一舟,仿佛梦中景色。高翔为了画出天然美感,采用“三段式”构图,从远到近层次分明。高翔把元代倪瓒的画风进行转变,取其韵致,弃其高冷,让作品看上去超逸不俗。

扬州画家在创作中会考虑到欣赏者的需求,他们不排斥卖画,愿意和欣赏者交流。扬州盐商和富民的审美也能受到画家的重视,某种程度,画家在进行命题创作。欣赏者的审美碰到画家的审美,有时是灾难,有时会出现火花。

当时很多画家为了提高创作速度,喜欢画花鸟梅竹。高翔坚持画山水,必然要会考虑市场因素。他简化构图,简化笔墨技法,加入鲜亮色彩让画作醒目,都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他不盲从,也不保守,于是想到了描绘自然的创作方向。

高翔坚守信念,具有适应时代需求的勇气。身处扬州这座繁华城市,他融入其中描绘平凡而又充满情调的日常生活。高雅,接地气,他把两个看似不可能调和的极端,同时画到作品中。师造化,就是黏合剂,观察自然就是唯一的方法。

如果清代山水画按照高翔的路子发展,说不定会出现更多优秀作品。遗憾的是,四王画风是画坛主流,哪怕高翔是石涛的弟子,也无法撼动主流的影响力。

在这套《山水册》中可以看到江南春夏交替时的美景,可以看到江南百姓的日常生活,可以看到水乡郊野的天然景色。对于江南百姓来讲,这样的景色极其普通。经过高翔的妙笔描绘,拥有了神奇力量。这股力量就是艺术的魅力,高翔的艺术风格源于生活,更加让人感动。

美丽的风景看不够,优秀的画作可以反复看。高翔把平淡天然的美感留在了画中,他的大名也留在了后人的心中。

拓展阅读

传承的力量,祁崑绘《渔村晚渡》

壮美山水怎么画,看看他们的作品就懂了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何镜涵绘《江村》

像不像游客观光图,石涛绘《水郭江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