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梁瑛
由李原原、黎晓阳策划的“水流花自开——张小纲艺术作品展”10月10日在中国版画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全面呈现中国当代著名水彩画家张小纲的水彩画创作面貌,是深圳美术馆本土艺术名家系列研究展之一。
△展览现场
作为在艺术创作上成绩斐然,又为深圳文化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深圳本土艺术名家,张小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参加全国重要展览并获奖。年他从湖南调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担任设计与艺术学部主任、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等职。来深20多年,他不仅为深圳的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在艺术创作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水彩画艺术融合西方水彩技法与中国传统水墨笔意,以民族艺术精神和东方审美意趣贯穿其创作始终,为“水彩民族化”“水彩画的中国气派”等重要课题的探索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所创作的作品20余次入选国家级展览,并多次获奖。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展览的举办和画册的编辑出版,全面呈现张小纲的艺术世界。
本次展览由深圳美术馆、湖南美术馆、中国版画博物馆联合主办,全面回顾张小纲的艺术历程,从他早年的风景绘画到后来的成名之作花卉系列,再到他最为观众熟悉的荷花系列,包括近年来创作的抽象系列,“初之心”、“美之韵”、“意之象”、“灵之境”四大篇章,带领观众走进张小纲的艺术天地。
△《新堤》(入选“全国水彩·粉画展”)
△《湖边》(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提起张小纲的艺术往往被人熟悉的是他的花卉系列作品,殊不知风景写生与创作不仅是张小纲由中国画专业转向水彩画的开始,也是他一直持续至今从未间断的习惯。年他毕业留校任教,正是外出写生时,受朱辉、殷保康等老师的影响和鼓励开始了水彩画风景写生,走上了水彩画艺术道路。
本次展览中,有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入选“全国美展”、“全国水彩·粉画展”等重要展览的风景作品。他早期的风景画笔调轻松、自然,注重对意境的营造,画面唯美而安静,可见最初的风景已为其艺术风格定下了基调,贯穿至后来的艺术之路。
△《初夏》(入选年“中国艺术大展”)
△《冷香》(入选“第六届全国水彩·粉画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张小纲将创作转向花卉题材,以花卉为载体,探索艺术语言的形式美,提升水彩技法的表现力。他的水彩花卉频频在各类国家级大展中获奖,年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卷》以他的作品《春馨》作为封面,黄铁山先生评价这幅作品是“既有民族特色,又富水彩韵味的作品,具有时代的代表性。”
△《清荷滴翠》(七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
△《心花系列之八》
在花卉题材中,张小纲对荷花情有独钟,进入新世纪,张小纲开始专注于画荷。十余年里,他在荷这一题材上通过水性材料反复锤炼、不断实验,融入了更多的水法、笔触和肌理效果,进一步推进了水性材料艺术语言的表现力,画出了荷的千姿百态、万千意象,也通过荷画出了画家的对于自然、生命的感悟。正如画家本人所言:“虽一荷之内,确有万种风貌,虽一荷之内,确有天地大象。”
△《荷·灵系列之十二》
△《卧游三乡之一》
展览的最后一个篇章呈现了张小纲近年来挥洒自如地抽象艺术作品。这种不以描绘具体物象追求语言本身审美的创作理念近年来在他的创作中毫无顾虑、酣畅淋漓地呈现出来。而这些所有抽象性地表达,仍然没有离失其对唯美、安静画风的坚守,他以自由、开放的胸怀,极大丰富了水性材料艺术形式语言的探索,营造出空灵、虚静的意境。
△展览现场
作为一座以城市命名的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一直以来致力于挖掘和组织深圳本土艺术创作,为优秀本土画家提供展示与交流平台,并不断梳理和呈现深圳美术事业各个发展时期的成果和风貌。进入新世纪以来,深圳美术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