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一个世纪的目光百岁艺术家风景中的虚

穿越一世纪的眼睛,所见风景是怎样的?百年洪河的观察者,笔下所绘的光景为何样?称他为现实主义绘图者,不如说他是眼能生花、将人生细摩入画的浪漫笔录家。他是画家戴泽。关于自己的一生,他在日记中亲笔写下:“我随着潮流来,随着潮流去,离潮流是自讨苦吃,顺乎自然,心平气和。”

今日,《虚往实归——戴泽百岁风景艺术展》在成都市美术馆A区正式启幕,除本次展览,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戴泽艺术展”,年,中国美术馆举行了“润泽无声——戴泽艺术展”,年和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了两次展览:“耕耘者——戴泽油画艺术展”和“人生如画——戴泽先生百岁艺术展”,都再次夯实了老先生的艺术成就,让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到了他优秀的作品。开幕活动现场,策展人丁澜翔、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黄宗贤以及家属代表戴梦先生,现场与多家媒体和自媒体小红书博主来了场艺术见面会,以漫步观展、厅内坐谈聊天的形式,一起揭密拆封了戴泽先生藏匿在画笔中的艺术风情。

画至百岁艺术人生

明媚而淡雅,朴素而真挚

今年适逢戴泽先生岁寿辰,百年人生,时代沧桑,戴泽先生却永不乏旺盛且洋溢的创作力,百岁依旧执笔,娓娓堆砌出他坚守的艺术浪漫。活动现场戴梦老师谈道,戴泽先生作画很纯粹、不为商业,几乎没出过画册办过展览。直至几年前他发现戴泽先生多幅没有现世的画作,作为嫡孙的戴梦老师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戴泽先生笔下的浪漫,于是在戴泽先生96岁的时候,开启了人生第一次展览。但,戴泽先生一直有个心愿——回家乡办一次展览,这也是戴泽先生百岁特殊的年份回到四川办展的原因,回到他魂牵梦萦的故土,来到成都市美术馆与各位四川观众见面。

戴泽先生,是一位百岁艺术家、美术教育先驱,祖籍四川云阳,年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傅抱石、谢稚柳、黄显之、秦宣夫、吕斯百、陈之佛等先贤。“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代表人物”“徐悲鸿学生”“中央美术学院奠基人”是他为世人熟知的标签。

戴泽眼里的艺术

虚往实归,左眼云翳右眼生花

戴泽先生常教导后辈“相信你的眼睛,画你所看到的”。然而,戴泽儿时因为一次意外导致左眼视力衰退,直到晚年的一次眼科检查他才将此事告诉家人。也就是说,一位画家在他长达大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都与自己视力模糊的左眼相伴。他并没有去矫正和治疗,而是与身体和解,适应它、认同它。作为一名画家,左眼让他在观看时不能获得清晰的视觉映像,而是虚像。这也是本次展览要探讨的问题,即戴泽如何通过他的艺术在虚与实,内与外,身体与自然中获得平衡,共分“迹”“泽”“途”“拓”“乡”“野”六个板块,全面具象地展示戴泽先生在风景艺术上的实践和思考。

本次展览也打破传统挂画的展陈方式,用新颖潮流的光学装置、文字展板解构分析戴泽先生的潮流基因。活动现场,策展人丁澜翔老师也详细介绍了展览展陈设置部分:一、戴泽先生自画像旁设置了同比画框镜面,模拟戴泽先生对镜子自画视角,让观众第一视角再现戴泽先生艺术创作视角,透过镜面似与戴泽先生有了一场跨时空会面;二、现场多个展览装置,以不同形式模糊展画,通过视觉冲击让观众直观感受左眼弱视给戴泽先生艺术创作带来怎样的视觉冲击;三、戴泽先生后期很喜欢通过北京家内小窗口来画各时期变化的光景,展览现场设置了窗口展现场景,将戴泽先生的艺术生活场景搬进了展厅。

四川是戴泽先生的故乡,亦是他的灵感源泉和血脉所在。本次《虚往实归——戴泽百岁风景艺术展》是戴泽先生第一次回乡举办的个人展,将展示其创作的风景艺术,尤其是他表现家乡四川的风景佳作。展览希望通过戴泽先生的风景艺术能够启发“四川观众老乡”在虚实之间,感受自然、艺术与生命的交融。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王嘉责任编辑何齐铁编辑刘永豪供图主办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